男女主角分别是曲松生云凝雨的现代都市小说《爸妈靠我听心声改炮灰命精品阅读》,由网络作家“风银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曲松生云凝雨为主角的其他小说《爸妈靠我听心声改炮灰命》,是由网文大神“风银叶”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不如就做壁上观,看孩子最后到底谁养,反正只要不让他们养就行了。曲老太不得已亲自抚养外孙女,给取了个名字叫曲颖颖。颖和引同音,寓意能为爸妈第三胎引来个弟弟。曲老太都六十好几了,虽然平时体格健壮,到底和年轻人不能比。她白天还要洗衣做饭,照顾家里的鸡呀鸭呀猪呀的。小婴儿吃了拉了尿了,一夜得起来好几次。没......
《爸妈靠我听心声改炮灰命精品阅读》精彩片段
“要死啊,你个孽障!”
“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丧良心没心肝的东西啊……”
曲老太太气的坐在地上连哭带喊。
曲松生这会子则冷静的很,他淡然应对:“妈,你再哭闹叫左邻右舍听见,知道这是大姐的孩子。”
“指不定明天计生办的人就上门了。”
这话一出,曲老太太顿时骨碌一下爬起来。
一把从曲松生怀里抱回孩子:“行,你不养,你有本事跟你大姐一家断绝关系,以后永远不认她是你姐。”
曲松生站的稳稳的回答:“妈,这话你让大姐来说。”
“她要是说了,我可以一辈子不认她。”
“你你你……好,算你狠!”
曲老太太被曲松生此刻的决绝气的浑身哆嗦。
她抱着孩子,头一次在小儿子面前感受到了深深挫败的滋味。
狠狠瞪了曲松生一眼。
随后曲老太太铁青着脸抱着孩子,不得不回了自己房间。
也不提让林晚霞给孩子喂口奶的事了。
其实曲老太把孩子抱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带了奶瓶奶粉回来了。
大女儿两口子毕竟是人民教师,自然是考虑周到才会让她抱回来。
曲老太本来打算让孩子喝林晚霞的奶。
奶粉她可以留着平时偷偷给孩子加餐。
但这会小儿子两口子油盐不进,死活不接受这孩子。
她只能恨恨的边冲奶粉边骂:“我怎么生了铁石心肠的玩意……”
这场要收养孩子的闹剧,曲家其他人没一个出来掺和。
就连平时最爱占便宜到处削尖脑袋的王桂兰也安静如鸡。
他们都知道:养一个孩子不容易,更何况亲爸妈还是嫡亲隔得不远的孩子。
养的好了坏了,将来都容易招人埋怨。
不如就做壁上观,看孩子最后到底谁养,反正只要不让他们养就行了。
曲老太不得已亲自抚养外孙女,给取了个名字叫曲颖颖。
颖和引同音,寓意能为爸妈第三胎引来个弟弟。
曲老太都六十好几了,虽然平时体格健壮,到底和年轻人不能比。
她白天还要洗衣做饭,照顾家里的鸡呀鸭呀猪呀的。
小婴儿吃了拉了尿了,一夜得起来好几次。
没几天就熬得她两眼圈发黑,脸色发黄走路虚浮。
累极了,她跟曲老汉抱怨,要曲老汉帮着一起养外孙女。
曲老汉嘴里答应的好好的,夜里叫他绝对不醒。
喊急了就怒:“老子幸苦了大半辈子,眼瞅着快入土的人了,连个好觉都没的睡?”
“孙子我都没带过几天呢,带什么外孙女?”
“你有本事接过来,你就自己养活……”
为此老两口深夜吵了好几架,一把年纪闹起了分居。
曲老太精力不足,连带着孩子也照顾不好。
曲颖颖被养的脏兮兮病歪歪的模样,看着一点也不讨喜。
相反曲熳熳这边,没了曲老太来掺和。
岳父又送足了粮食。
曲松生暂时心里不慌,就关起门一心伺候林晚霞。
每顿给她烧好吃的好喝的,一天五餐送到床前。
洗衣做饭,哄睡孩子换尿布,半夜里只要曲熳熳一声哼唧。
曲松生立马就醒了……
照顾孩子的事全他来,林晚霞一点都不操心。
没半个月就养的大人小孩脸色红润健康。
林晚霞奶水充足,曲熳熳吃得好长得快,比刚出生时胖了好几圈。
婴儿黄疸也退了,变得白胖白胖的。
白胖胖的娃娃,天生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又爱笑,一笑腮边两个小酒窝。
穿上岳母特意托人送来的虎头鞋虎头帽,瞧着虎头虎脑人见人爱。
只要来看了曲熳熳的,就没人不夸她长得好聪明伶俐的。
曲熳熳自个也高兴的很:
她长得好,又有了名字。
应该能破掉这个炮灰小丫头的炮灰命运顺利长大吧?
就在这时,又一件烦恼事摆在了曲松生夫妻俩面前。
“孩子的满月酒办不办?”
不办吧?
亲闺女,头胎生的孩子,不办总觉得委屈了她。
办吧?
一方面手里没什么钱,办不起。
另一方面,两口子因为不肯养曲颖颖和家里都闹翻了。
曲老太太现在见了儿子媳妇就跟见到仇人一样。
到时候酒席桌上孩子亲奶奶连个好脸色都没有。
那不是让亲朋好友看笑话么?
“要不,就不办了吧?”
林晚霞善解人意的说:“村里生了闺女不办满月酒的人家挺多的。”
“也没人会说什么?”
“那不行——”
曲松生想到的是:“现在不给熳熳办酒,要是她长大后觉得我们重男轻女。”
“因为她是女孩才不给她办酒,多不好啊。”
两口子说话时以为曲熳熳睡了。
其实她早醒了听见了。
忍不住就在心里说:【爸,妈,知道你们都很爱我。】
【一场满月酒而已,我不会在意的。】
【我现在只想快快长大,好好的陪你们。】
听见女儿的心声,两口子先是愣了下。
随后更觉得愧疚了。
“办,一定要办。”
曲松生很快做了决定:“不但要办,还要办的风风光光的。”
“我曲松生有了这么可爱的闺女,哪能不让亲朋好友知道?”
“没钱我出去借钱也要办。”
“大不了我年后想法子赚钱还给他们。”
眼见亲爸非要办酒。
曲熳熳心里有了主意:【其实吧,办满月酒也不一定要我们自己出钱。】
【奶奶不是在吗?她养了大姑的女儿,还给姓曲了。】
【既然上到了曲家的户口上,总得给老曲家的人一个交代吧。】
【这满月酒就得她出来牵头办,她出钱,一起办。】
这也行?
曲松生和林晚霞顿时听得面面相觑。
曲熳熳一看爸妈的模样,就知道他们这段日子一直没出门。
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呢。
不由得在心里感叹:【爸,妈,你们还不知道呢。】
【奶奶虽然没把曲颖颖让你们养。】
【但是她一直对外宣传,说曲颖颖跟我是双胞胎。】
【现在除了亲近的家里人,外头村里人都以为曲颖颖是你们生的。】
【你们都担了名了,怎么也该让奶奶出点血吧?】
【满月酒必须她出钱办。】
【而且,还得在酒席桌上宣布,曲颖颖不是你们生的。】
【不然后面有的麻烦呢。】
妈怎么能……
林晚霞听着女儿的心声,气的咬紧了牙关。
曲松生也懊恼的很:这个月他光顾着在家照顾妻女,都没注意外头的情况。
当即安慰妻子:“你先别多想,办满月酒是大事。不管怎么样,都得和爸妈说一声,我去问问他们的情况。”
然而他猜错了。
当晚厉长柯回到家,掏出红包拆开时,里面竟然有一张崭新的五毛钱。
五毛钱!
这是他长这么大后,收到的最大的一笔压岁钱。
现在市面上一斤猪肉也就九毛钱,五毛钱都能买大半斤肉了。
“曲奶奶……”
捏着那张五毛钱,厉长柯眼底不由得泛起了泪花。
时光飞逝,转眼间两个多月过去。
这两个月,厉长柯时时往曲家跑。
只不过见曲老太太和曲颖颖的时候多,见曲松生两口子的时候少。
曲松生也没空在意他,一家人紧锣密鼓的为生意做准备。
立春化冻后,一夜之间,曲湾村后面的大河道上来了几千民工。
他们成群结队的扛着扁担铁锨铁锹,挑着竹筐……开挖河道。
早有准备的曲松生夫妻俩,在河工开动的第一天,就把推车摆到了最显眼的河滩上。
推车一头是热气腾腾的炭火炉子,大铁锅里煮着翻滚奶白的大骨头浓汤。汤里有白菜萝卜,豆腐豆皮,间或还能看见一些肉皮肉丝。
推车另一头是烙饼的大锅,尺把宽寸许厚的大饼烙的两面焦黄,香气扑鼻。
饼锅和汤锅的中间,是面案和配菜的地方,有切好的葱花蒜段香菜,有大块的卤肉片和卤蛋,还有炒的鲜香的青椒土豆丝……
推车后面摆着一张方桌,一罐子腌菜,几条木板凳。
一处小小的吃食摊位就成了。
瞧着曲松生两口子竟然打算在河工地做生意。
村里人看得嗤笑:“缺心眼吗?来干活的哪个不是附近的村民。谁没带干粮,用得着吃他的?”
就连曲老汉也禁不住骂:“瞎折腾,又是车又是肉又是饼的。折腾完欠一屁股债,有他两口子哭的……”
曲老太太倒是没骂,她抱着曲颖颖跑到河滩上。
冷着脸不远不近的看着曲松生一家忙活。
眼下已经是1980年了,国家刚放开鼓励做小生意。
但像曲松生一家这么大胆直接的就把小吃摊子摆到河滩上,是独一份了。
不光是曲老汉曲老太太,还有许多曲湾村的村民们也都不远不近的观看着。
推车一早推到河滩上开始煮汤烙饼,起初还没什么人。
但随着骨汤越煮越热气腾腾,肉汤香气混合着大饼的香气飘出去。
不到中午,就有河工忍不住过来询问了。
“肉汤两毛一海碗,三毛两碗。”
“加卤肉一毛一片,卤蛋五分一个。”
“青椒土豆五分钱一勺。”
“大饼两毛一整块,可以切块买,五分一毛都可以,给多少钱切多少!”
“咸菜免费。”
有河工听了价格后犹豫:“是不是贵了点?猪骨头才四毛一斤。白菜萝卜两分钱一斤,豆腐三分。五花肉顶多一块钱一斤,鸡蛋两毛八就能买一斤呢,你一个就要五分?”
“兄弟,账不能这么算。”
曲送生早有说辞:“我这炭火,这水这油,这小菜那样不要钱?”
“再说了,卤肉卤蛋能和生肉生蛋一个价吗?”
“你要想吃,我刚开张,汤就算你一毛一碗,烙饼买一张送半张。”
“大冷天的,你干活累,吃点热乎的舒坦。”
“也就是新开张,限量五个人给的优惠价。”
“再后面,我就不能卖这个价了。”
“好不好吃你尝尝,不好吃我一分都不收你的。”
对方听着曲松生的话,犹豫了一会。
奈何肉汤的香味实在诱人,外头焦黄内里暄软的烙饼也比他怀里的干馒头看着更有食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