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明德孔颖达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为了让我出山,李二下嫁公主精选全文》,由网络作家“十四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十四桥”又一新作《大唐:为了让我出山,李二下嫁公主》,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明德孔颖达,小说简介:“沐公子,这种大胆的说辞,着实是让我吃惊,以工代赈这样的计谋,更是让人觉得惊艳,但是沐公子是不是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想要完成这样的壮举,首先朝廷就要有充足的粮食,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甚至一个不好会彻底砸了朝廷的招牌。”长孙无垢的话语,直插要害,国库中有多少存银,粮库又有多少余粮,她的心中很清楚,根本就无法支撑这一切。“李二是谁?大......
《大唐:为了让我出山,李二下嫁公主精选全文》精彩片段
“大唐初立,国库空虚,再加上灾害连绵,朝廷已是有心无力了。”
长孙无垢在心底叹息一声,归根结底,现在的大唐,还是太穷了,经不起折腾。
要是在这个时候继续劳民伤财去做这些事情,那么二哥与以往那些暴君又有何区别?
“朝廷考虑的问题,无非就是国库空虚,甚至拨发那些赈灾的物资,已经伤了大唐的根基,对吗?”
沐九歌摇头笑道,这些东西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
“不错,所以现在的朝廷,应该选择休养生息,而不是大肆修建水利。”
长孙无垢十分干脆的点头承认这样的事实,无法克服这些困难,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两人之间的对话,让李二陷入了沉默之中,身为帝王的他,何尝不想让大唐快速强大起来。
但他却清楚,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是着急能够解决的事情,一切都要从长计议。
“呵!这些不过都是无能者为自己寻找的借口罢了。”
对此,沐九歌直接吐槽起来。
“沐公子,难道休养生息不对吗?要知道历朝历代,遇到大灾之年,都是这样做的。”
长孙无垢微微有些动怒,难道世间如此多的先贤,都不如你一个少年郎不成?
“倘若我是李二,断然不会有这种腐朽的思想。”
“我会将受灾地区的灾民,全部调遣过去修筑水利工程,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粮食。”
“朝廷一味的拨发赈灾物资,对于整个受灾地区来说,本就是杯水车薪,根本就翻不起丝毫的浪花。”
“为何不换一种思维,以工代赈,为了活下去,受灾的百姓们,必然会悍不畏死的去修建水利工程。”
“如此一来,朝廷不但节省了修建水利工程的巨大开销,同时还能够将灾民在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本就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实在是不明白,李二为何要效仿古人,选择修养声息?大胆的迈出这一步,大唐岂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清了清嗓子后,沐九歌这才幽幽开口,只是这一次他并没有给两人插口的机会。
完全当作自己是一个上位者,站在这里指点江山。
“不错……说的好……这个办法实在是太妙了!”
李二涨红着一张老脸,狠狠的拍了一巴掌,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以工代赈这样的妙计呢?
长孙无垢再次沉默了下去,这个少年实在是太可怕了。
如此头脑,若是不能为二哥所用的话,那么就必须将之除掉。
否则的话,这样的人落入其他的势力中。
对于整个朝廷,又或者是整个大唐来说,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沐公子,这种大胆的说辞,着实是让我吃惊,以工代赈这样的计谋,更是让人觉得惊艳,但是沐公子是不是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想要完成这样的壮举,首先朝廷就要有充足的粮食,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甚至一个不好会彻底砸了朝廷的招牌。”
长孙无垢的话语,直插要害,国库中有多少存银,粮库又有多少余粮,她的心中很清楚,根本就无法支撑这一切。
“李二是谁?大唐皇帝,这个天下都是他的,区区粮食,还不是李二一句话的事情?”
商人就是商人,目光看到的东西,永远只是眼前那么一点的利益,更加小看了朝廷的力量。
“迂回?你是咋想的,兵贵神速,长期让将士们赶路,最终抵达战场的时候,恐怕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再者说,这个世界上现在不仅仅有大唐一个国家,想要带兵迂回过去,可曾想过北边东凸厥?西方与西北方的吐蕃和吐谷浑?北边是薛延陀?以及周边大大小小数个盘踞的势力?”
“你觉得,他们哪一方会让大唐的兵马大摇大摆的在自己的地盘上走过去?恐怕还不等接近,就会被对方认为我们是敌袭,引起不必要的战争!”
几人如同学子一般,正襟危坐,满是恭敬之色的聆听沐九歌分析当下的局面。
“今年这样的年头,想要攻打突厥,那是需要披荆斩棘的!先不说大唐将士们准备的御寒物资是否充分,单单是一个河东道地区赈灾所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此时突厥那里冰天雪地,若是粮草物资补给不能及时送达的话,恐怕不需要与突厥士兵交战,我们就会损失惨重。”
“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行军本就是异常难行,你竟然还敢妄言直捣黄龙?”
“消耗战,大唐打不起,最重要的是,周边小国与各方势力,是否会眼睁睁看着大唐将突厥给灭了?”
听到这种言论后,程咬金沉默了。
正如沐九歌所言,兵贵神速,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突厥解决掉,周边那些小国与各方势力,很有可能会帮助突厥对抗大唐!
“你觉得周边那些依附大唐的小国会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长孙无忌微微眯起眼睛,要是这样的话,大唐很有可能会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对于整个大唐而言,将会是一场浩劫。
“事关自己的生死存亡,你觉得那一纸盟约算的了什么?要知道,历史真相永远都是胜利者在抒写!”
这几个商人,虽然心眼多了点,却也是傻的有些可爱。
当然,这只是相较自己这个剧透历史之人而言。
“这场大雪救了突厥一命,大唐痛失良机!”
李二将手中的筷子放下,突然觉得面前的美味佳肴是如此的索然无味,心绪更是久久难平。
“颉利与突利这次矛盾不小,突厥就算能够挺过这个难关,这对叔侄间的关系,也会有一层隔阂,彼此相互猜忌那是必然的!”
“日后大唐只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挑起这对叔侄间的矛盾即可!”
在沐九歌的眼中,一个小小的突厥虽然给大唐造成不小的困扰,但根本构不成威胁。
“不错,是这么一个道理,看来朝廷这一次,只能将目光落在河东道地区了……!”
李二略显惋惜的点了点头,随后便转移了话题,“小兄弟,冒昧的问一句,下一批美酒,何时能够酿制好?”
“这可不好说!第一批已经被你们喝光了,第二批也没多少!现在就更尴尬了,就算是银子,也不一定能够买到好粮食!没有粮食,自然就酿不了酒!”
沐九歌无奈的耸了耸肩。
早知道上次不拿出来显摆了。
看这些家伙的意思,日后还打算过来!
“以为是什么大事呢,粮食的问题,包在老夫身上!”
在场诸位除了长乐公主以外,一个个全都是好酒之人。
自从在他这里尝过烈酒之后,回去喝什么都觉得索然无味!
“既然老孙愿意出粮,那我就出技术,等酒酿好后,我分你一半!”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自己的银子留着有用。
这些人傻钱多的大冤种,多来几个他都不嫌弃多。
“一言为定,等美酒酿制完成时,吾等定然再次登门!”
李二开怀大笑起来。
……
“你们觉得那少年如何?”
回去的路上,李二向身旁的长孙无忌询问道。
“旷世奇才,若是能够得此人相助,是大唐百姓之福!”
长孙无忌由衷赞叹。
“嗯!”
对于这样的回答,李二没有任何的质疑。
可这小子表现出来的种种,根本就没有入朝为官的意思。
而他们一直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在他的面前,若是表明身份的话,现在这种朋友关系必然无法继续维持。
所以此事急不得,还是顺其自然,等待时机成熟比较好。
回到皇宫后,李二就将自己全部心神全部落在河东道地区,不将那边的灾情安顿下去,他那颗悬着的心,始终无法落下。
正如沐九歌所言,一次天灾,让原本就空虚的国库更加的雪上加霜。
所剩库银,根本就不足以支撑一场战争。
“印刷坊经营的如何了?”
赈灾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而此时国库空虚,令李二十分烦心,不禁想起已经成立的印刷坊。
“效率有很大的提升,但利润不是很可观!”
知道陛下为何会这样问,长孙无忌赶忙将现状禀报。
没办法,纸张的成本太高,这是他们无法改变的!
原本想要凭借技术,好好的拿捏一把那些门阀世家。
不承想,人家一个原材料上涨,直接反手掐住了朝廷的七寸。
“陛下,距离上次见到那个青年,已经有月余之久,要不我们过去看看?”
程咬金主动提议,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想必第一批美酒应该酿制完成了。
“出去透透气也好!”
李二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那小子有大才,他也想去听听,看那小子有没有什么新奇的言论!
“还请陛下稍候,老臣这就去找人备车!”
提议被采纳,程咬金赶紧跑出去交代。
片刻过后,一辆低调的马车驶出皇宫。
山坳村。
此时沐九歌正一脸颓然的坐在院子中,不断的唉声叹气。
一亩地,十几石的产量,绝对可以称之为为大唐粮食之最。
怎么就得不到大家伙的认可呢?
本想带着村民们一起发财,奈何所有人对自己的建议都是不屑一顾。
甚至还被人嘲讽这是歪门邪道,可想而知他此时的心情有多么糟糕。
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日后他想要在此大展拳脚,根本就不可能!
“咔嚓……”
李二心中一颤,不慎将酒杯滑落在地,应声而碎。
没办法,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惊悚!
河东道一带百姓数十万,若真如这小子所说,打开春就没下过雨,这些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哎呦!你们几个这是怎么回事?一个个还真是娇生惯养,手上一点劲都没有,连个酒杯都拿不稳!”
沐九歌微微晃着身子,有些气恼的瞧着他。
“小兄弟放心,改天我一定差人送一套玉的过来!”
还没等李二开口,一旁的长孙无忌便赔着笑脸,并用酒渍未干的袖袍,帮李二擦拭洒在桌前的白酒。
“你……可不许耍赖,哈哈!”
闻听此言,沐九歌这才露出笑脸。
“放心,若是酒杯不送到,小兄弟大可到我福来酒楼去要账!”
“得嘞!算你们有诚意!”
“小兄弟,你刚刚说的事,会不会是道听途说,有什么偏差?”
孔颖达眉头紧蹙,仔细的询问。
“我这可不是什么道听途说,都是有所依据的,不过哥几个也别太担心,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呢,没咱们什么事!大旱千里,朝廷自然会去解决的!”
“哈哈,来,喝酒……!”
说完,沐九歌再次举起酒杯,一仰头,全都灌了进去,随后便醉倒在石桌之上。
他是醉倒了,可李二等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突厥发生内乱,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若是河东道真的发生了干旱,那么重心必定还是要放在救灾上!
毕竟现在国库并不算丰裕,撑不起这两头的供给!
将沐九歌抬到屋内安顿好,一行人便出了小院。
拐了几个弯后,这才缓缓走出村子。
一辆极其奢华的马车正在等着他们!
“辅机,你说这小子是不是信口胡说?”
今天的事信息量实在太大,李二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不光是他,随行的其他几人也都一样,到现在也没能从震惊中缓过神,“陛下,臣……臣也不知!”
这么大的事情,没经过调查,他们哪敢胡乱下定论?
“咬金呢?”
“俺……俺也不知,若是换作别人,敢说这样大逆不道,诅咒我大唐干旱的话,我非打的他满地找牙不可!但这小子竟然连小可汗突利派人送信这样绝密的事情都知道,只怕……!”
再往后的话,程咬金不敢再说。
“只怕是真的?”
即便他不说,李二也心知肚明。
“臣不敢妄议!”
几人纷纷低下头。
“去查!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突厥那边的情况给朕查清楚,还有河东道一带!只要有了消息,第一时间向朕汇报!”
“是!”
长孙无忌等人齐声应和。
到了长安城内,立即朝署衙方向奔驰。
……
七日后,李二正在御书房内批阅奏折。
此时的他,心情十分烦躁。
已经这么多天过去了,两边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知那小子说的是真是假!
片刻过后,下人来报,齐国公求见。
李二想都没想,立即召见!
“可是有消息了?”
还没等长孙无忌施礼,李二就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
“回陛下……!”
长孙无忌拱手一礼,略显为难的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真被那小子说中了,河东道大旱千里,百姓叫苦连天!”
“什么?”
李二心跳像是突然漏了一拍,十分难受。
“陛下,这是文书……!”
长孙无忌将调查的详细结果呈了上去,李二越看,脸色就越阴沉。
“二者已中其一,现在就看突厥那边了!”
李二跌坐在龙椅之上。
“陛下,边关急报!”
说来也巧,就在此时,内侍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将士走了进来。
将士双手抱拳,施了一礼,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封加急信件!
还不等内侍将信呈上去,便被焦急的李二一把夺了下来。
颤颤巍巍的看过以后,面色煞白的递给了立于一旁的长孙无忌。
“颉利部落发生严重倒春寒,大雪及腰,冻死牛羊无数,道路被阻,情况危急……!”
长孙无忌简单的阅读一番,脸色也是骤然大变。
全中了!
所有的一切,都被那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乡野村夫给说中了!
不!
这哪是什么乡野村夫啊,明明就是市井大贤!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
看到李二复杂的表情后,长孙无忌摆摆手,将两人打发下去。
御书房门重新被关上,两人良久无言,半晌过后,长孙无忌这才缓缓开口,“陛下,那小子不简单啊!”
“嗯!身在乡野,就知突厥内政,还能料知千里之外的天气,实在是不简单!”
李二背负双手,越想越觉得那小子的本事大的吓人。
“这小子难道是神仙不成?”
长孙无忌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样了。
除了神仙,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不光出口成章,还能想出活字印刷这样的技术,甚至还能酿出绝世佳酿!
“神仙是不可能,那小子肉体凡胎,你也不是没看到!估摸着,是有什么能掐会算的本领!”
李二蹙着眉头思索半晌,暂时将此事放下。
“赶紧去将魏征、房玄龄等人给朕叫来,河东道大旱一事刻不容缓,必须得赶紧想办法解决才行,否则民心大乱!”
“是!”
长孙无忌赶紧出门,吩咐侍卫到各府去叫人。
片刻过后,一众老臣全都集结于此。
当李二将这两条重磅消息放出之时,所有大臣均是为之一愣!
尤其是程咬金,下巴直接掉在了地上,嘴里足矣塞下一个鸡蛋!
这……这不就是前几日那乡下小子所说的话吗?
竟然全都应验了?
不过震惊归震惊,他的嘴巴还是很严的,不该说的一个字都没敢透露!
“突厥那边的仗暂时先不打了,即便突利被颉利灭掉,我们失去盟友,也先不管他!河东道大旱,咱们必须先解决这一问题才行!”
随后,李二就赈灾之事做了详细的安排。
该调粮调粮,该安抚民心的去安抚民心!
甚至下了死命令,若是发现有人敢贪污赈灾粮款,先斩后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