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方老爷子接过砚台,眼神瞬间就变了!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从材质、包浆、刻工、款识……仔仔细细地,看了足有半个多小时!
期间,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端石!
老坑端石!
这石质……温润如玉,呵气成浆!
这刻工……浑然天成,古朴大气!
这……这落款!
‘端方斋制’!
错不了!
错不了!”
方老爷子放下放大镜,激动得手都在抖,“小辰!
你……你从哪里得来这等宝贝?!”
我自然不能说实话,只能……含糊其辞地,编了个“在爷爷遗物里偶然翻出来的”故事。
方老爷子也没有深究,只是捧着砚台,爱不释手:“可惜……可惜啊!
这砚台……似乎受过损伤?
虽然修复过,但……终究是留下了痕迹。
否则……价值连城!
价值连城啊!”
方老爷子判断准确:砚台确实有不易察觉的暗伤(那个砚台自己抱怨过)果然是行家!
“方爷爷,那……您觉得,这方砚台,现在……大概能值多少?”
我试探着问。
方老爷子沉吟了片刻:“虽有瑕疵,但毕竟是端方斋的真品,又是难得的老坑端石……这样吧,我有个老朋友,姓吴,是咱们市里有名的收藏家,尤其喜欢古砚。
我帮你联系联系他?
如果他看得上,价格……应该不会亏待你。”
“太好了!
谢谢您方爷爷!”
我喜出望外。
通过方老爷子联系吴姓收藏家:交易成功率81%;价格公道概率85%这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方老爷子果然联系了那位吴姓收藏家。
吴老板第二天就亲自登门,看到砚台后,也是赞不绝口。
最终,经过一番“友好”的商议(主要是方老爷子帮我把关),这方端方斋古砚,以一个……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价格,成交了!
拿着那笔沉甸甸的“巨款”,我感觉自己像在做梦。
静语斋……终于有了第一桶金!
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了不少富余!
看着账户上那一长串零,我激动得差点当场给方老爷子磕一个。
而店里那些“老伙计”们,似乎也感觉到了我的喜悦。
“哼,算这小子有点本事,没辱没了我端方斋的名头。”
(砚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