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果子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 全集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 全集

理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朝廷的意见主要是两样”“其一,据本官所知,大家经营状况不善一则乃是由于战乱频发、商路断绝,而二则嘛,也是因为之前朝廷“岁办”逼迫,压迫甚大。”听在商户们的耳里,这就有些诛心之言的意味了,甚至有两个商户想抬头向胡璇解释些什么,但又不敢说话。“是故,经天子恩泽,即日起,废除一切岁办常例,凡再有以此为名摊派工商的,商户可向广州府衙或工部武备局告发!涉事官吏具以贪墨论处!”这第一件事就让众人心中一凛,看来朝廷还真是想要与自己这些微末之民合作的样子啊。“其二,佛山商户经营规模较大的都在此处了,但人数也不少。考虑到日后工部、武备局还要有许多事情与大家直接相商,所以朝廷提议组建一个‘佛山铁业工商会’,所有参加工商会的掌柜、老板一起推选出一名会长...

主角:朱由榔丁魁楚   更新:2025-04-18 18: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榔丁魁楚的现代都市小说《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 全集》,由网络作家“理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朝廷的意见主要是两样”“其一,据本官所知,大家经营状况不善一则乃是由于战乱频发、商路断绝,而二则嘛,也是因为之前朝廷“岁办”逼迫,压迫甚大。”听在商户们的耳里,这就有些诛心之言的意味了,甚至有两个商户想抬头向胡璇解释些什么,但又不敢说话。“是故,经天子恩泽,即日起,废除一切岁办常例,凡再有以此为名摊派工商的,商户可向广州府衙或工部武备局告发!涉事官吏具以贪墨论处!”这第一件事就让众人心中一凛,看来朝廷还真是想要与自己这些微末之民合作的样子啊。“其二,佛山商户经营规模较大的都在此处了,但人数也不少。考虑到日后工部、武备局还要有许多事情与大家直接相商,所以朝廷提议组建一个‘佛山铁业工商会’,所有参加工商会的掌柜、老板一起推选出一名会长...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 全集》精彩片段


“朝廷的意见主要是两样”

“其一,据本官所知,大家经营状况不善一则乃是由于战乱频发、商路断绝,而二则嘛,也是因为之前朝廷“岁办”逼迫,压迫甚大。”

听在商户们的耳里,这就有些诛心之言的意味了,甚至有两个商户想抬头向胡璇解释些什么,但又不敢说话。

“是故,经天子恩泽,即日起,废除一切岁办常例,凡再有以此为名摊派工商的,商户可向广州府衙或工部武备局告发!涉事官吏具以贪墨论处!”

这第一件事就让众人心中一凛,看来朝廷还真是想要与自己这些微末之民合作的样子啊。

“其二,佛山商户经营规模较大的都在此处了,但人数也不少。考虑到日后工部、武备局还要有许多事情与大家直接相商,所以朝廷提议组建一个‘佛山铁业工商会’,所有参加工商会的掌柜、老板一起推选出一名会长和两名副会长,三年一改选,作为与朝廷沟通的代表。”

在下面众人迟疑的眼神中,作为佛山最大的铁铺、工坊经营户之一的冯氏家主冯循安倒是立起了身子,对胡璇恭声问道

“既如此,不知大人所谓沟通商议,是指沟通商议何事呢?”

很显然,冯循安就是一个托,是胡璇用来打破僵局接话的,但这也的确问出了所有商户心中的疑惑。

胡璇捋着胡子微微一笑,回应道

“冯先生所问正是关键,大家也知道,佛山铁冶行业之所以不景气,主要是由于中原战乱,商路堵绝,各地需求采购太少。”

“可如今,却就有一个大大的市场摆在诸位面前。”

“那就是朝廷!就是朝廷的数十万大军!”

铿锵有力的语气中,有些商户已经大体明白胡璇的意思了。

“如今正值战事朝廷湖广、闽浙、两广有着数十万官军,这些官军所需枪、戟、刀、矛,箭头、鞍镫、甲胄兜鍪不知凡几!若只是由武备局一家专供,大大不足,是故,朝廷打算,日后若军中所需诸兵械,除去武备局所担之外,剩下一律交给佛山工商会分包。”

“这回由朝廷先下定金,待工商会所供军械检查无误后,支付尾款,绝不如之前“岁办”摊派、拖欠!”

话说到这份上,大家还能有什么意见,再说现在的经营状况本来也就困难,万一这朝廷确实是讲信用了呢?这可是有天子在后面做保障的啊!

诚惶诚恐之中,一众商户在冯循安的带领下,向胡璇表示对朝廷政策的支持与认同。

“小人等愿为陛下,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百余人齐声应和,声势不小

但胡璇知道,什么犬马之劳,那得看朝廷后面的举动如何了,否则人家摆出一个“勉为其难”的不配合态度还是可能的,毕竟这些年朝廷的信用的确不咋地......

不过接下来几天的事情却让商户们没了疑惑

先是冯循安出面,召集了所有商户讨论“佛山铁业工商会”的事,结果自不必说,作为与朝廷关系最紧密的一家,冯循安当之无愧的当选了会长,除此外另外两家大商户担任了副会长。

而工商会刚刚成立一天,就得到了来自朝廷公布的第一笔订单。这是一笔包括甲胄、刀矛、盾牌等十几项上万数量的大订单,仅仅定金就有五万两!

这么大的订单在佛山镇已经好几年没遇到过了,商户们拿出百分之一百二的热情投入了生产。


朱由榔巡视完烈字营之后,又在护卫之下,于肇庆周围的几个营区都转了转,一方面发现军制改革和扩军事宜进展都还算顺利,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但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军械缺乏或破旧的问题十分广泛,绝非个例。

下午回到城中的路上,朱由榔也在思索着关于如何整顿佛山铁冶的事项。

广州开海之后,朝廷财政也算宽裕,而且佛山靠海,且又离广州港不远,运输、资金、原材料都不是问题。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冶铁行业一无所知,也不可能亲自去看着。必须要找到一个对这方面有所了解的官员来办这事啊。

细细考虑了一晚上,连皇后王氏那都没去了,第二天一早,朱由榔便召内阁辅臣觐见。

见到三位朝廷决策大臣后,他也不绕弯子,就将自己在校场所见所闻,以及对整顿佛山铁冶的打算和盘托出。

“三位卿家以为,若欲经营此事,可有合适人选?”

朱由榔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瞿式耜坐在椅子上,稍稍思忖,这毕竟不是正式朝会,只是皇帝与内阁辅臣的小会,所以君臣都是坐而论道,并无太多规矩。

接着斟酌道

“陛下建元光烈之后,虽然朝中部阁司局均有恢复重建,大体有了构建。但......工部却只有两个主事而已,以及办事末官吏员二十余,尚书、侍郎均出缺无补,只在兵部、户部衙门间合署办公。大体也就管些车马、衙门修缮的小事。”

朱由榔之前对工部人事了解不多,只知道尚书、侍郎均有出缺,此时再听首辅瞿式耜的一番叙述,也知道如今小朝廷的工部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他又对一旁的陈子壮问道

“陈卿主持遴选士子新进的事,胸中可有合适人选?”

朱由榔所问的倒不是那些原来只是举人、秀才等功名,未出仕的士子。而是陈子壮所考察体用的另一波新进官员,也就是过去混乱年间因为各种原因免官、离职归乡,在陈子壮征召下能够重新出仕光烈朝廷的官员们。

这些重新征募而来的旧时官员不比那些个新进士子,他们往往都有着不少工作经验,只要能给岗位,能很快上手工作,不至于以为“实习期”耽误事情。

陈子壮在听完皇上的思考和问题之后,却是有了些想法

“陛下,自主持征募以来,臣所能联系出仕的崇祯、弘光、隆武三朝旧臣有三十余人,但其中供职工部的,还真没有一人。”

正待朱由榔失望,陈子壮却接着道

“不过,若只是能够主持实务,长于工缮事的,臣倒是有一人选。”

“原崇祯七年进士出身,后屡任行人检讨主事,郎中,太仆卿,名曰胡璇,崇祯十五年时因朝中党争事受迁,遂辞官归乡,但对国朝一直关心。十日前应召归朝,还未有安排职务。”

“此人在太仆寺任职数年,政绩还算斐然,除了性情刚烈难折外,对工缮庶务很是擅长。”

听完陈子壮的话,朱由榔见问题得到解决,也来了兴致,心中高兴,对瞿式耜道

“朕欲授其为工部尚书主持此事,瞿卿以为如何?”

瞿式耜倒是老成持重,没有立即赞同,而是建议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这胡璇原为太仆卿,乃从三品朝臣,若刚刚召回则授正二品尚书,一则其赋闲多年,骤登高位,不妥;二则,国朝奖功罚过,衡正之道也,胡璇就算有主持之能,无有功绩,拔擢过高,难以服同僚。”

朱由榔这才稳下心神,点头赞同,毕竟不同于瞿式耜、吕大器、陈子壮等人,这个胡璇朱由榔在后世也没听说过,对他的能力、气节没什么印象和认识,太过擢拔也不合适。

“那瞿卿的意思是?”

“臣以为可先授胡璇为工部右侍郎,主持工部事务。”

朱由榔闻言,由衷赞赏道

“瞿卿老成谋国之言!”

瞿式耜也是捋了捋胡须,笑着自谦一二


自从肇庆府来的钦差大臣胡璇到了佛山镇,整个佛山都陷入了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毕竟,佛山只是广州府南海县下辖的一个乡镇而已,最高的行政机关不过就是一个正九品职衔相当于“乡科级”的巡检司衙门,而亲自来到佛山巡视的却是正三品的工部侍郎这种“副部级”干部。

这也就算了,又过了五天,作为大明光烈朝廷的最高权力掌握着,整个岭南地区的最高政治决策人的天子朱由榔亲临佛山。

如果说之前还算是惊惶,那现在佛山县上上下下的官吏、商贾、工匠、百姓则都陷入到一种近乎麻木的状态中。

天子亲临一个连县城都不算的小镇,这事就算放在整个明朝历史,都算稀罕吧?

当然,除了起于微末布衣的太祖皇帝和当年“御驾亲征”,留学草原的叫门天子朱祁镇......

在佛山镇唯一的行政机构巡检司的严厉命令和要求下,佛山镇几乎一两日之内就变了个模样,街道上的垃圾杂物被清扫一空,大路上垫上一层细细的黄土,以前各个街头巷尾的乞丐、青皮流氓们都被勒令不得出现在大街上。

当佛山镇数万吏民以一种极度的诚惶诚恐等待天子圣驾来临时,后来发生的事却出乎了所有人预料。

天子车驾刚当到的确引起轰动,数百骑兵为前导,马蹄铮铮作响,披甲执槊、扬旗挥戈,又有数百甲士尾随在后,缨盔猎猎、刀矛林立。

金黄色龙形大纛树立其间,威严肃穆,正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但当天子车驾进入钦差胡大人临时居住的那所大院后,便近一两日都没再传出新消息了。

这种令人窒息的沉默持续了两天之后,一枚石子总算打破了湖面的宁静。

次日清晨,数十名佛山巡检司以及南海县调来的衙役、公差们将上百份告示贴在了佛山镇的主要街道、民坊边。

并且站立左右,向看热闹的镇民们反复宣讲

告示不长,只有区区两三百来字,而且通俗易懂,所以传播起来也不费功夫。

主要内容就是三条:


丹陛下所有文武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用眼神交换着意见,同时也在思索组织着想法。

其实在两天前朱由榔就已经通过首辅瞿式耜向所有大臣透露了此次朝会的主题,大家也在互相讨论、思考、准备过。但这毕竟是天子陛前,要表达意见还是得慎重一些,尤其是皇帝已然形成了威望的情况下。

“陛下,臣启奏”

见大家暂时没有言语,阁臣陈子壮一马当先,出列向朱由榔躬身回应。

在三名内阁辅臣中,陈子壮年纪最轻,不到五十,资历也最浅,但是也正因如此,比起瞿式耜、吕大器二位,他也更加刚直并且有些冲劲。

朱由榔自是对他点了点头,表示允许发言

“臣以为,此次潮惠大捷之后,朝廷虽在东面暂时不再受清虏所威胁,然而自十月赣州失陷以来,江西大部已沦落敌手,广东藩屏已失,清虏兵锋抵韶州而来。”

“之前何、章、堵等大臣扰敌于湖广,清虏兵势疲惫,未得南下。然此后湖广朝廷大军受挫,经两月养蓄,江西、湖广清虏恐也将有所图,届时贼虏必欲南下以危圣驾。”

“故臣以为此时朝廷当旨在清虏南略之前,收复赣州乃至赣南,凭借赣南地势为广东屏护,以保社稷无失。”

陈子壮也不含糊,身形挺拔、扬着眉毛,朗声禀报自己的意见,五寸长的黑色短须不断颤动,看起来正气凛然。

朱由榔边听边思索,陈子壮说得确实不无道理。

目前小朝廷所直接接触的清军力量一共有三支。

其一是福建清军,这支清军自攻占南京,一路南下过浙江、下福建,又灭掉了隆武朝廷,兵锋正锐,本来是对明廷威胁最大的敌人。

但是由于明军在潮惠一举击溃歼灭了作为入广急先锋的佟、李二部,令这一支清军直接损失了三分之一,而且攻占潮州,又相当于在闽南站住脚跟,并且能与浙东、闽北、闽中的鲁王、郑成功呼应,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威胁。

其二是湖广清军,这一支敌人主要聚集于湖广北部和东部,人数众多,主要以绿营汉军为主,但战力也并不俗,以清廷平南大将军孔有德为主。

历史上的这个时候,广东沦陷,瞿式耜等人带着永历皇帝西逃到广西,孔有德先后三次南下攻打桂林,还是瞿式耜组织防御并且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借到炮兵守城才让孔有德在桂林城下吃了瘪。

这也是瞿式耜虽然也有着不少明末文臣的坏习惯,但朱由榔依旧信任他的原因,历史证明他不仅忠诚,而且能力并不算低,甚至在文臣中是比较突出的。

好在朱由榔之前召回了何腾蛟、章旷二人,将湖广军权交给了堵胤锡,湖广局势倒是比历史上稍好了些,孔有德尚且没有南下两广的余力。

其三便是江西清军,这支敌人数量最少,但却最为精锐,其中除了曾经左良玉部留下的降兵外,还有近万满蒙汉八旗劲旅,而且由满清元老大将谭泰所率,不容小觑,威胁甚至比其他两路还大。

除了兵强马壮外,由于赣州的沦陷,导致清军兵锋可以直接逼迫到广东北部,这也就是陈子壮提出建议的原因了。

朱由榔沉默思考时其他大臣也没闲着,接着第二个发言的便是新任吏部尚书何腾蛟,这位尚书大人是被朱由榔从前线召回来的。

人家也不是什么蠢货,皇帝召回他和章旷的原因他大概也能猜出来,但正是因为知道是因为不信任自己的能力而召回自己,这就让何腾蛟心里颇为不平乃至怨怼。

“陛下,臣以为陈阁老所言虽也有理,然却未必考虑周全。”

何腾蛟委婉地否定了陈子壮的建议,但陈子壮乃是阁臣,他这个尚书急不可耐地直接出言置否,可以说是很不给面子了。

这都是因为陈子壮资历其实并没有何腾蛟深,甚至年龄上也没何腾蛟大,这次被召回后他一腔怨愤,对这位“幸进”阁臣自然也没什么好看法。

“据韶州前线消息,赣州清虏多以汉卒为主,并未见到八旗骑兵动作,可知江西清虏应未有南顾之意,再则韶州、南雄山河险要,即使有犯,也足以应对。”

“然而湖广形势则大不同,自十月以来,朝廷在湖广军力步步收缩,高、李所部步步退缩,已渐向夔东败走,届时湖广门户大开,清虏贼首孔有德必然会率众南下,此方为当务之急啊!”

何腾蛟也没有顾及面色难看的陈子壮,自顾自的说道。

朱由榔点了点头,也没发表意见,他知道何腾蛟这番话有不少抱怨的成分。话中之意就是你皇帝不信任我,把我从前线一脚踢开,把对农民军友好的堵胤锡推了上去。

结果呢?湖广局势不照样逐渐崩盘,那帮“叛贼”组成的所谓忠贞营也没能抵住清军,已经丢了湖广中部,从岳州败走,向西面和南面渐渐败退。

但朱由榔却是知道,如果不把他和章旷叫回来,按历史发展,孔有德最多十二月就打到桂林了!如今到了十二月底,孔有德都尚未威胁到两广,可以说是堵胤锡和忠贞营超常发挥了。

不过何腾蛟说的也不无道理,按历史进程,湖广明军是很难抵挡孔有德的,即使有堵胤锡苦苦支撑,恐怕也只是稍稍延缓了这一结果而已。如今堵胤锡和忠贞营已经显出快撑不住的样子,若不早做安排,恐怕到时候就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朱由榔转头向瞿式耜发问

“瞿卿,堵胤锡那边情况究竟如何?”

瞿式耜是总管朝政的首辅,对湖广这种关键战场上的情况当然不会一无所知。

“堵胤锡前日曾来报,湘北和湘东恐已不能守,现在忠贞营已开始向湘西、夔东转移。其部在岳州鏖战中伤亡不小,短时间内难有向清虏反攻的力量。”

他清声向朱由榔回道

朱由榔思忖一会儿后,又让大家继续发言,后面虽然也有七八个大臣发言,但要么支持陈子壮,要么支持何腾蛟,没有什么新意见。甚至还有两个“东林君子”发表了一番“正君道、明臣职”、“亲贤臣、远小人”毫无营养的废话,直接被朱由榔半路打断。

被这两个“清流”弄得有些烦的朱由榔对瞿式耜一旁站着的老臣吕大器轻声问道

“吕卿,卿屡任军务,数抚地方,不如也提提建议?”

吕大器大概是肇庆小朝廷中对于军务上最熟悉的文臣,只是年纪大了,精力上有些不足。

他颤巍着白须躬身谦虚了两句,这才开口

“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并非是关注先防江西还是先防湖广。”

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一开口就与众不同,提起了朱由榔的精神。

“湖广有堵大人所部在,就算清虏南下,朝廷也不会得不到音讯,而且我军上据湘西,清虏南下也必须先驱逐我军方可。至于江西清虏若欲南侵,如何大人所言必有建奴八旗调动,且韶州险要,顷刻南下。”

“那吕卿以为目前朝廷当以何为重?”

朱由榔饶有兴趣地问道

“目前朝廷最重要的事情是兵马,是粮草!”

吕大器正色回应

“收复赣州也好,防备湖广也罢,朝廷都得有兵马才行!潮惠大捷虽然荡灭闽南虏寇,然而我军损失也不小,又留下了近万大军守备。当前朝廷可用之军,加上广西、韶州所部也就不过三万之数而已。

“陛下此次亲率军旅,应也能知道这些兵马战力如何,除了陛下带回的一万五千将士历经血战可堪一用外,其余兵士面对清虏别说对垒,恐怕抵御都是难事。”

朱由榔闻言不禁皱眉,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啊无论你是要打江西也好,支援湖广也好,你都得有兵有粮啊!


校场之中,尘沙飞扬,新分来的一批千余人青壮已经在此报到,正在老兵的呵斥声中进行简单队列训练。

军制改革敲定之后,李景兴、郭恪、赵纪三名亲军将领也得到了新的职务。朱由榔只留下了一千两百精锐亲军作为宿卫,剩下的所有亲兵均重新编入光复军都督府体系。

目前两广的五万大军统一编为光复中军都督府,暂不设都督,分管五师,前师位于广州,以原广州总兵余龙为前师总兵;中师位于肇庆,以原广海卫指挥使庞刚为中师总兵;右师位于漳州,以之前率军降明的赵任为右师总兵;左师位于广西桂林、柳州等地,以原桂林总兵赵印选为左师总兵;后师位于梧州、罗州,由原神电卫指挥使周嘉屏任后师总兵。

整编后的李景兴、郭恪、赵纪三人按照品级均被授予了营参将一职,其中赵纪安排在前师广州府那,而李、郭二人则编入中师,依旧护卫肇庆。

按照新军制,为了做出区分不搞混,营这一编制的命名与师那样前后左中右不同,而是以“某字营”作为命名。

比如眼前郭恪所率的便是烈字营。

而在烈字营校场上巡视了片刻的朱由榔却是皱起了眉头,作为以曾经天子亲军为骨干、皇帝亲信将领率领的部队,烈字营的兵员、训练自然都没什么问题,而且兵部也是将素质最好的一批新兵拨给了烈字营这种护卫肇庆的部队。

但朱由榔却发现了一些其他问题,那就是武器装备。

他发现全营三千士卒,除了约两千老卒倒还算刀枪、盾牌还算齐全,火铳、甲胄也有少量装备率外,那一千多新卒的装备就只能说是简陋了。

火铳、甲胄自不必说,就连刀剑、枪矛这种基本装备配齐的也只有一半,另一半则只能拿着一些耥耙、锄头一类的农具乃至于削尖的竹枪一类,盾牌一看就是兵士用刀将木板简单加工而成。

在惠州博罗的山谷之中,朱由榔可是亲眼见过清军武备如何的,不说几乎全员着甲,火铳、弓箭装备率高得吓人的满、蒙、汉八旗劲旅,就连一般的绿营降军,基本的军械一样齐全,而且也有着不少火器。

就凭着这样的武器装备,上了战场,与清军对战几乎就是送死!

想到这里,朱由榔转头向郭恪询问

“郭卿,之前潮惠之时,我军不是缴获了不少军械吗?如今怎么新卒都无军械可用啊?”

郭恪也是无奈回答

“陛下,潮惠之战,我军虽缴获不少,然而大军作战,兵械损失也是极大的。再加上本来我军装备就紧张,如今又扩军两万,便更加不足用了。”

“工部呢?难道这么久了,工部没有生产军械吗?”

朱由榔不爽的抱怨,但他话刚出口就后悔了,旁边的郭恪也是默然不语

哪有什么工部啊?现在光烈小朝廷连一个工部尚书都还没有呢!更别说去组织生产武器装备了!

郭恪想了想,犹豫着低声开口

“臣倒是听说,佛山铁冶在甲申之后就陷入混乱,但许多匠户、炉户都还在,若是......”

朱由榔闻言眼前一亮,他还差点忘了这茬,明朝最大的冶铁基地之一佛山铁冶不就在广东吗?自己居然还为军械发愁!

明朝初年﹐佛山铁冶就已经逐渐繁荣。至成化﹑弘治之际﹐佛山居民大都以铁冶为业。佛山镇地处西江和北江汇流处。环堡皆水﹐水上运输便利。广东各地采炼之生铁﹐多顺江而下﹐贩运至该镇炒铸成熟铁锭和其他铁制品。

到了明朝后期,佛山出产的大量铁器不仅提供给朝廷作为军用、官用,而且还远销海外,向北出口草原,向南向东销往东南亚、朝鲜、日本。

有这么一座金山在,朱由榔居然还为武器担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