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果子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结局+番外小说

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结局+番外小说

夏山河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冯去疾回到咸阳宫,心中一直在想,赵凌究竟打的什么算盘。他现在有点懵。冯去疾的儿子冯劫迫不及待地问道:“父亲,陛下说了什么?”冯去疾深深地看了冯劫一眼,然后说道:“陛下说了,申时会让各位同僚出宫,公子扶苏也的确还活着。”或许赵凌就是想让他传个话。百官闻言,皆暗暗松了口气,他们有人已经准备好了。扶苏的老师淳于越在心中暗暗冷笑,既然扶苏还活着,那这皇位怎么轮得到赵凌?赵凌这不叫仁慈之君,此乃愚蠢之人,不足为谋。最重要的是,赵凌居然说,以后他依旧会重用法家。儒家这边只字未提。李斯已被处死,还被夷三族。李斯的势力本就盘根错杂,世家更是不断联姻,三族下去,赵凌便把法家彻底得罪了,光是一句还会重用法家,如何能得法家人心?时间一点点过去。两个半时辰...

主角:赵凌嬴政   更新:2025-04-11 15: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凌嬴政的其他类型小说《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夏山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冯去疾回到咸阳宫,心中一直在想,赵凌究竟打的什么算盘。他现在有点懵。冯去疾的儿子冯劫迫不及待地问道:“父亲,陛下说了什么?”冯去疾深深地看了冯劫一眼,然后说道:“陛下说了,申时会让各位同僚出宫,公子扶苏也的确还活着。”或许赵凌就是想让他传个话。百官闻言,皆暗暗松了口气,他们有人已经准备好了。扶苏的老师淳于越在心中暗暗冷笑,既然扶苏还活着,那这皇位怎么轮得到赵凌?赵凌这不叫仁慈之君,此乃愚蠢之人,不足为谋。最重要的是,赵凌居然说,以后他依旧会重用法家。儒家这边只字未提。李斯已被处死,还被夷三族。李斯的势力本就盘根错杂,世家更是不断联姻,三族下去,赵凌便把法家彻底得罪了,光是一句还会重用法家,如何能得法家人心?时间一点点过去。两个半时辰...

《扶苏自杀后,我携剑圣进宫杀贪官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冯去疾回到咸阳宫,心中一直在想,赵凌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他现在有点懵。

冯去疾的儿子冯劫迫不及待地问道:“父亲,陛下说了什么?”

冯去疾深深地看了冯劫一眼,然后说道:“陛下说了,申时会让各位同僚出宫,公子扶苏也的确还活着。”

或许赵凌就是想让他传个话。

百官闻言,皆暗暗松了口气,他们有人已经准备好了。

扶苏的老师淳于越在心中暗暗冷笑,既然扶苏还活着,那这皇位怎么轮得到赵凌?

赵凌这不叫仁慈之君,此乃愚蠢之人,不足为谋。

最重要的是,赵凌居然说,以后他依旧会重用法家。

儒家这边只字未提。

李斯已被处死,还被夷三族。

李斯的势力本就盘根错杂,世家更是不断联姻,三族下去,赵凌便把法家彻底得罪了,光是一句还会重用法家,如何能得法家人心?

时间一点点过去。

两个半时辰让人备受煎熬,哪怕冯去疾也说赵凌会放他们出宫,谁又知道冯去疾和赵凌之间是否达成了某种约定?

申时一到,立刻有人禁卫进来,喊道:“各位大人,请出宫吧。”

百官皆惊。

有人欣喜万分,暗道出宫之后便是天高任鸟飞。

蒙武如同从睡梦中被惊醒,猛然睁眼,赵凌真敢让他们出宫?

等他们出去之后,只要派人围了咸阳宫,儒家寻来扶苏,这“皇位”便与赵凌彻底无缘了吧。

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最后竟然为他人做嫁衣?

冯去疾同样是满心疑惑。

他把路都给指明了,可赵凌就不走啊!

直觉告诉他,事情没这么简单,出宫后断不可轻举妄动!

王绾出宫后没走多远,便拦住了蒙武,义正言辞地说道:“蒙老将军,既然公子扶苏还活着,那赵凌此番作为便是造反,还请将军发兵控制住咸阳城,迎扶苏公子回咸阳登基。”

蒙武身后跟着一群武将,这些人若是动起来,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就可以控制住咸阳宫,只是他们早就收到蒙武的命令,不准参与政斗,一个个的站在后面一言不发。

“王绾,你让我去哪里迎扶苏公子?”蒙武声音低沉,“我现在只想知道,扶苏公子是否还活着,诸位大臣今日对二公子跪地称臣的样子还历历在目,如今出了宫便给二公子定个造反的由头,可真是文人风骨尽显无疑。”

王绾的脸涨得通红,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

他等文人最在乎的就是名声,蒙武这番话简直就是把他的脸按在地上踩。

他身后那些文臣也都只能装作没听到,特别是那些最开始就反对赵凌那些人,赵凌饶了他们性命,他们大呼陛下仁德,赵凌言出必行,放他们出宫,他们再反赵凌,那可真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

蒙武冷笑道:“若扶苏公子被二公子所救,蒙武佩服二公子的胸怀,他杀赵高,斩李斯,乃是为国除贼,两人便敢闯咸阳宫,蒙武佩服他的胆色。”

“诸位请自便,大秦的武将不参与朝堂斗争,更不参与夺嫡之争,等找到扶苏公子,谁人为帝,各位大人再行商议吧。”

蒙武撂下这番话就走,也不管王绾他们了。

王绾望着蒙武和武将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沉思良久,大声喊道:“蒙老将军莫要忘了,自古以来,嫡长子继承皇位,莫要乱了礼法!”

“你等立刻召集手下门客,还有就是能调的兵,围住皇宫,任何人不得出入!”王绾对身后的文臣们吩咐完,脸色阴沉得可怕,“我这就去萧关调兵,定要问出扶苏公子的下落。”

他这话说出,众人纷纷应诺,哪怕没有蒙武的支持,他们这些人起码能召集上万兵马。

赵凌虽然放过了他们,但赵凌的种种行为让他们内心感到恐惧。

扶苏继位才符合儒家的利益。

法家的文成多是李斯的门生故吏,哪怕赵凌说会重用法家,依旧让他们感到害怕。

没有秦始皇镇压,咸阳城那些大臣们出宫不过半个时辰,成千上万的私兵,以及那些大臣们平时养的门客和死士都出动了,将皇宫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绾甚至亲自出咸阳,想要到邻近的萧关调兵。

城中武将士兵在得到蒙武的命令后,均不作为,谁爱出城就出城,他们全都原地待命。

咸阳宫中,赵凌也收到了消息,这些大臣们刚被放出去半个时辰,皇宫就这样被人堵了。

“王将军,盖先生,随朕出宫瞧瞧。”赵凌听到禁卫报上来的消息不禁笑了,“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古人诚不欺我。”

王离连忙说道:“我这就带兵冲阵,盖先生,请护住陛下周全,等大军兵临城下,他们自然投降。”

按说此时是不应出宫,他带来的三千精兵守住皇宫足矣,但王离依旧选择遵从赵凌的决定。

赵凌摆了摆手:“何须冲阵?让将士们守住皇宫,别让那群废物扰了父皇的英灵,我们三人出宫便是!”

王离一时间哑口无言,赵凌的行为真的是越来越疯狂了。

皇宫之外可有上万人啊,他们三人出去,未免太狂了一点吧?

就算盖聂是宗师强者,名震天下,也抵不过千军万马啊。

盖聂听到赵凌这话,一双眸子里泛着光,这个热血的少年总会做出一些令他欢喜的事情。

他也坚信,赵凌哪怕做出再疯狂的事情,也一定是早就算准了结局。

皇宫大门内,王离带来的精兵已经列阵,门外万分吵闹。

“自古以来,嫡长子继承换位,我等誓死效忠扶苏公子。”

“你得国不正,没有人会服的!还不速速打开城门,告知扶苏公子的下落?”

“你不敢说出扶苏公子的下落,莫不是你害了公子,想要篡位?”

宫门外,说什么的都有,但他们似乎只是试图抢占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赵凌,将他说成谋逆的反贼,却没有一人敢率先攻打城门。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选择明哲保身,万一扶苏已经死了呢?

叫嚷得厉害的都是最开始已经把赵凌得罪,被罢官免爵那群人,还有就是一群被人当枪使的蠢货。

谁也不敢攻打皇宫,出头鸟不好做,剑圣盖聂或许不能将他们全杀了,王离的三千精兵或许也抵挡不住他们,但谁先动手,谁肯定首当其冲。

这些人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赵凌走到宫门前,听到外面的叫嚷声,冷笑着右手一挥,对想要上前保护他的士兵说道:“各位将士都散开,将宫门打开!朕倒要看看,是哪些野狗在乱叫!”


赵凌本来就准备先解决三大氏族的问题之后再对三川郡学子进行任职。

蒙武看起来已经站在他这一方,让他去劝劝也好。

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一阵肃然,冯去疾一众老臣眼底还有些疑惑,年轻一点的官员早已噤若寒蝉。

赵凌太过强势,比起始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大多数人是不相信赵凌刚才说的那一番话的,只是这个关头,没有人敢乱说话。

他们只是想不明白,这种连他们都糊弄不了的鬼话,孟巍然他们那种老狐狸会信?

出了宫殿,孟浩林和西以珏紧跟蒙武身后。

“世伯,您觉得我父亲他们会同意吗?”孟浩林想不明白蒙武为什么这么快就对赵凌投诚了,更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替赵凌去劝他们的父辈开仓放粮。

赵凌的大军的确雄壮,可之前始皇帝的大军就弱了吗?

始皇帝都不曾能威逼他们三大氏族,赵凌他初入咸阳,根基不稳,在大秦毫无威信可言,三大氏族凭什么妥协?

蒙武手里紧紧攥着锦囊和钻石,神情复杂,低声说道:“你老子他们要是不同意,不出一月,三大氏族数百年基业可能将毁于一旦,今日殿前三族之人应无一人能活着离开咸阳宫。”

“赵凌……陛下他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孟浩林嘴唇微微颤抖,黄豆大小的汗滴自额间滚落,他并不觉得蒙武这样的人会无的放矢,他肯定是知道些什么。

话已至此,蒙武没有理会他,拿起手中的钻石,认真地看了看,问道:“你们可见过这种神石?”

孟浩林和西以珏齐齐看向蒙武手中的钻石。

阳光的照耀下,钻石晶莹剔透,看不到半点杂质,宛若世间最纯净的神物。

西以珏问道:“这是琉璃吗?”

蒙武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异样:“老夫见过琉璃,这神石……莫非是真的?”

孟浩林仿佛想到了什么:“陛下不是说此神石乃天下最坚硬之物,世间神兵都无法伤其分毫,师伯你用力捏一下,若是琉璃,必碎!”

蒙武闻言顿住了脚步,宛若看白痴一样看着孟浩林,将钻石递给他:“你来!”

孟浩然这才回过神来,连连摆手推辞:“侄子不敢!”

“哼!”蒙武大袖一挥,都懒得跟他说了。

让他捏?

要是没捏碎还好说,捏碎了就是硬生生打赵凌的脸,孟浩林能提出这种意见的,不是蠢就是坏。

一行人来到死牢,大门打开,除了闻到一股子潮湿的臭味,就听到孟巍然他们的声音:“赵凌,有种你杀了老夫!”

“刑不上士大夫,你竟然敢将老夫关死牢里来。”

“当年老夫随始皇帝征战六国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犯人们喊什么的都有,蒙武他们在禁卫的带领下来到孟巍然三人的牢房。

孟巍然见到蒙武,猛地起身,抓住牢房的门,惊道:“蒙老将军?那逆贼将您也关进来了?”

“他哪来的狗胆?”

“你们这些瞎了眼的!竟然听那反贼的命令,连蒙老将军都敢抓!”

隔壁那些牢房里面关押的官员们听到蒙武被抓,更是如丧考批,哀嚎声彼此起伏。

“大秦亡矣!”

“赵凌那逆贼真是胆大妄为,我大秦将士岂会听他号令?”

“始皇帝,您快睁眼看看吧,您费尽艰辛打来的天下就要被这逆贼给毁掉了!”

……

“都给我闭嘴!”蒙武实在听不下去了,他怕这些人再说下去,话传到赵凌那里,恐怕性命难保,“蒙武是代表新皇来劝三位族长的。”


蒙武是命令不了外面的禁卫,朝堂上的将领却都以他马首是瞻,白晋越辱骂蒙武本就犯了众怒,只是蒙武不计较,众武将才隐而不发。

蒙武都动手了,这群在战场上历经无数次生死的将军们还会在乎白晋越什么氏族嫡长子身份?

就算白祁在这里也一样打。

武将们一拥而上,先是一阵拳打脚踢,人已经昏死过去,这才有两个年轻将领将人拖了下去。

他们甚至都不征求赵凌的许可。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将军哪个又是没脑子的人?

他们更多的是一位蒙武想要在赵凌面前示威,这么多军方将领都站在蒙武这边呢,硬气起来,赵凌怎么也要给几分面子才行吧。

朝堂上的文臣武将对蒙武暴打白晋越各有各的想法,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蒙武实际上是想要救白晋越的狗命。

救人用踹,一般人还真不可能想到。

赵凌也总算见识到蒙武的暴脾气,嘴角忍不住露出一抹笑意,也不知道蒙恬蒙毅那两兄弟小时候是不是经常挨揍。

嘿嘿!一想到叱咤风云的两个将军被他们老子跟踹皮球一样踹着玩,就感到心情舒适。

蒙武眼角余光瞥到赵凌在笑,顿时感到背后升起一阵寒意。

赵凌如今在他心中算得上极度危险人物,赵凌一笑,在场各位生死难料。

“陛下,是蒙武僭越了,还请陛下降罪。”

蒙武何等骄傲的一个人,以往嬴政在朝的时候,他都惜字如金,基本不发表任何意见,坐在那里就开始闭目养神,就算朝堂之上吵得天翻地覆,他都未必会睁下眼。

今日表现得过于异常,竟然还主动请罪,冯去疾和淳于越等人看了看蒙武,又互相对视,想要从彼此的眼神中得到些有用的信息,但最后都是一头雾水。

“无事,蒙将军开心就好。”赵凌大笑,“白家这小子或许还得感谢蒙将军,若将军不把他拖下去仗责,朕说不定真会令人砍了他。”

蒙武眼角跳动,他果然猜对了吗?

但与此同时,他也有种被赵凌看穿的错觉。

赵凌看出来他预判了赵凌的计划,这是在出言警告他吗?

他不知道的是,赵凌也就只是说说而已,他就一个看热闹的,都答应了饶白晋越一命,白晋越不过是有些嚣张,倒不至于真杀了他。

“好了,剩下两位,孟家和西家的嫡长子,你们也要骂朕吗?”赵凌的目光落在另外两个年轻人身上,笑容依旧和蔼,“想骂什么就骂出来,朕听着,骂完再谈事。”

两人正要开口,蒙武骤然回首,原本浑浊的老眼杀意并射,充满了警告的意味。

蒙武可是真正从尸山血海中活下来的老将,那一身杀气恍若凝结成了实质笼罩二人,吓得两人浑身发抖。

刚才在殿外慷慨激昂,舍生取义的心一下像是坠入冰窖,顿时凉了一大截,之前想好的那些话被硬生生憋了回去,两人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孟家孟浩林跪在地上,五体投地,支支吾吾喊道:“陛下,臣下不敢。”

西家西以珏则是指着赵凌准备开骂:“赵凌,你这……”

西以珏话还没骂出来,突然发现孟浩林已经跪下,他眼神一阵慌乱,又正好与蒙武的眼神对上,顿时吓得匍匐在地,高呼:“您这盛世明君想必心胸定然可藏寰宇,我等父辈不识明君,还望陛下宽恕。”


“冯丞相是想劝朕杀了扶苏?”

赵凌看着冯去疾,脸上微带笑意,饶有玩味的语气,“如果扶苏已死,不知冯丞相可愿效忠于朕?”

冯去疾收敛了笑容,沉默片刻,闷声道:“若扶苏公子已被赵高那奸人所害,二公子今日所为,便是为兄报仇,为父守业!大义所向,冯去疾自当忠君效国。”

他有些不太明白赵凌是的意思。

暗示懂吗?

什么叫暗示?就是有些话根本就不能挑明。

扶苏就不能已经自杀了吗?

他自杀是因为赵高李斯传的假诏,一切罪责都不在赵凌身上,日后史官最多只能说赵凌为了大局诓骗百官,他还为扶苏报了仇,这可比弑兄篡位听起来好太多了。

赵凌又问:“那冯丞相以为,若扶苏已死,接下来朕该怎样才能稳固朝堂?”

冯去疾眼底闪过一道精光,计策脱口而出:“那二公子当将扶苏之死讯传给丞相王绾,联合儒家,控制住咸阳兵力,那些世家贵族根本就不在乎何人当皇帝,只要二公子能许以重利,这些人定会臣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赵凌沉声道,“当年大秦便是如此灭了六国,朕的父皇,朕的先祖连六国都打下来了,丞相让朕去贿赂那些世家贵族?”

“这与那灭亡了的六国有何区别?”

“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还是他们的天下?”

冯去疾大惊失色,他惊的不是赵凌的观点和他的才华,而是他感觉到,这位二公子是想动那些贵族世家。

“二公子可知始皇帝为何不杀那些贵族世家?”

赵凌冷笑道:“无非就是他们人数太多,卿大夫贵族往往都是一族族长,势力盘根错杂,若是杀了他们,天下百万之众将会反朕,儒生文人也会对始皇帝口诛笔伐,天下溃散,想要一统天下难于上青天。”

冯去疾眉头紧皱:“二公子若不想对他们许以重利,那就将他们禁足于宫中,老臣这些年也有些虚名,愿为公子作保,令咸阳不乱,等公子完全控制军队,再放他们出宫。”

“行了,冯丞相,也不劳你作保了,暂时不需要你做什么,申时一到,你也出宫去吧。”赵凌笑道,“顺便说一句,扶苏真没死,而且父皇葬礼之上,他得出现才行。”

赵凌已经判断出冯去疾并不是扶苏那一党的,如果大势在他这边,冯去疾也会出谋献策,说明他是可用之人,这就足够了。

冯去疾脸上神情变幻莫测,他实在看不懂赵凌想要干什么?

当着他的面表达出对世家贵族的不满。

要知道他的先祖乃是韩国战将冯亭,他本人就是贵族世家的代表。

赵凌将自己留下之后,说了这么多,他也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按理说赵凌也听懂了,只要按他说的做,十有八九是能踏踏实实坐上皇位的。

但赵凌竟让他什么都不做?

更离谱的是,他还一口咬定扶苏没死,还要让扶苏来参加始皇帝的葬礼?

冯去疾只能冲赵凌行了一礼,然后退了下去。

他满脑子的疑惑,从赵凌的言行举止来看,赵凌并非什么愚笨之人,但为何会做出这等愚蠢之事?

迎扶苏进咸阳,那这皇位肯定易主!

实在令人费解啊!

冯去疾走后,王离实在按耐不住劝导:“陛下,冯去疾说得在理啊!”

赵凌望着王离,笑道:“朕知道他说得在理,那也是兵不血刃,最有效的方法,但这天下不是他们世族的天下,是朕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朕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朕的大军酉时便会抵达咸阳城外,该打的仗少不了,该杀的人,也躲不过去。”

赵凌就是要看看反贼在哪?

他都篡位了,哪里还容得别人谋反?

申时放出宫的大臣,只要有谋反的动向,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死!

“大军?”王离激动不已,“陛下有多少兵马?”

赵凌回道:“十万!”

“足矣!”王离没有再问这十万兵马是从何而来,又如何抵达咸阳,他看出了赵凌的才能和雄心,这个时候只能无条件相信他了。

咸阳宫内,文武百官被暗网的杀手和一众禁卫盯着。

文官以王绾为首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武官以蒙武和蒙毅父子为首站在另一端。

蒙武须发斑白,但站在那里闭目养神,也宛如一尊武神。

无论是李斯宣布始皇遗诏,还是赵凌横空出世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他都没有任何的表示。

这些禁军和暗网的杀手也不敢对这位老将军表示任何的不敬。

说句不好听的,以蒙家子弟所立军功,无论是谁当皇帝,都不得不拉拢蒙武。

更何况现在蒙恬在上郡还有三十万兵马呢。

武将们见蒙武什么姿态,他们跟着做便是,根本不用考虑太多。

王绾这些文臣平日里没少骂嬴政穷兵黩武,也看不起那些武将,被赵凌吓得屁滚尿流后,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些武将今天怎么都这么老实?

王绾和文臣们怕禁军和暗网的人向赵凌通风报信,也都不敢商讨,但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打算。

亦有不少人跟冯去疾想到一起去,认为赵凌根本就不可能让他们出宫。

王绾走到蒙武旁边,也不怕旁边的人听到,拱手道:“蒙老将军,二公子可真是有雷霆手段啊。”

蒙武身子微晃,睁开眼,一副睡眼蒙眬的样子,擦了擦嘴边的口水,看了看王绾,又看了就看蒙毅:“这小子有什么雷霆手段?”

蒙毅尴尬一笑,也不说话。

王绾在心底暗骂了一声老东西,但脸上笑容不减:“蒙老将军以为,到了申时,赵凌公子会让我等出宫吗?”

“申时就知道了。”蒙武打了个哈欠,“要是不放我们出宫,那也得管饭吧,我看赵凌公子也不是小气的人,宫里饭菜该比我家里好。”

王绾见蒙武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也是相当恼火,但有些事情又不敢说得太直白。

他哪里知道,蒙武作为大秦的老将军,嬴政假死这件事,他也是知情者,赵凌做什么,在他看来都是无所谓的,最后始皇帝只要现身,一切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


蒙武年长,几乎是看着嬴政成长起来的,两人关系相当不错,蒙武对嬴政也像个长辈一样,但他那脾气,就见不得嬴政嘚瑟。

身为皇帝,难道不应该多操心政事吗?

赵凌不过是孝顺了一些,有些胆识,有些韬略手段而已,冲动还是那么冲动,昨日搞出来的一堆烂摊子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呢,竟然就笑起来了。

嬴政看了蒙武一眼,也收敛了笑容,对密探道:“接着说,二公子他们在寝宫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要巨细无遗。”

密探只能接着汇报自己听到的一切。

嬴政和蒙武听到张良竟然劝谏赵凌收回成命,并让赵凌释放孟西白三族之臣时,眼中都露出惊讶之色。

“张子房,倒是朕小瞧了他,赵凌拜其为相,他竟不贪图权位,一心为大秦,为赵凌考虑,竟然还要放了孟巍然他们,而且将大局分析得如此透彻。”

嬴政不禁感叹:“此人可堪大用。”

“也不知赵凌是怎么收服他的。”

嬴政心中多少有些不服,他难道不是一代雄主?

张良有此等大才和胸襟,为何不曾向他效忠,反而还要刺杀他?

蒙武也只是点了点头,他当然能听出,张良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还有非同常人的胸襟和眼界,可他很好奇,赵凌凭什么收服张良这种人才?

就因为他的胆识?

从昨日的表现来看,赵凌最多也就是匹夫之勇,呈兵锋之利,若无大军围城,他拿什么抗衡咸阳城中各方势力?

如此冲动的人,当上皇帝,那就是天下人的灾难。

这时候,蒙武想到自己那两个儿子都已经归顺赵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蒙毅还好说,赵凌兵临城下,大势所趋,若不归顺,恐遭杀身之祸。

蒙恬那混小子又是为了哪般?

他不是一直都是扶苏那一党的吗?如此轻易便轻易便叛变到赵凌那方,为臣为友都是不忠。

等他回来,定要好好教训一番才是!

密探见始皇帝和蒙毅都不说话了,这才继续将赵凌面对张良萧何等人的劝谏是如何回应的一一道来。

当听到赵凌为何会将三大氏族官员下令之时,嬴政也不由暗叹了口气。

三大氏族为大秦一统天下的确做出了不少贡献,但这些年来,他们氏族的势力渐渐庞大,哪怕商鞅变法之后,已经收回三大氏族不少特权,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嬴政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也是因为如此,三大氏族的官员最多也只能是九卿,不可位列三公,否则权势滔天,他便找不到大臣去平衡。

赵凌的竟然是想推行他的政令,将他的门生学子安排进朝堂之上。

如此说来,坚定地封张良为相,也是应该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凌是想完成一次朝堂上的权力更替。

令嬴政心忧的是,那些三川学子真的能替代之前的老臣?

三大氏族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不可忽略,将他们都下狱,纵使三川学子有些才干,下达到各县郡的政令,谁人来执行?

三大氏族的人从中使绊,赵凌又能如何解决?

还有就是三大氏族的影响力巨大,赵凌将孟巍然等人下狱,寒了老秦人的心,只会顶上暴君的名号,天下还有何人会听他号令?

哎!终究还是太年轻,操之过急了。

嬴政已经决定,如果赵凌今日早朝无法平息三大氏族的怒火,那他就亲自出面,哪怕亲自去天牢中将孟巍然等人请出来也未尝不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