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微微跳动。
秦昭凝视着地图,脑海中飞速权衡。
沈玉棠的提议不仅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更为他指明了一条破局之路。
她的胆识、谋略和格局,远非常人可比。
片刻后,秦昭抬起头,眼中满是赞赏:“沈大小姐果然不凡。
好,我愿与你共谋大事。”
沈玉棠展颜一笑,那笑容如破晓的晨光,驱散了帐中的沉闷。
她伸出手,秦昭会意,与她击掌为盟。
两只手紧紧相握,仿佛握住了未来的希望。”
数月后,江南地区突发水患,洪水肆虐,百姓家园被毁,流离失所。
然而,朝廷因贪官污吏横行,赈灾款项被层层克扣,救灾物资迟迟未能到位,灾情愈发严重。
消息传到京城,沈玉棠得知此事,心中焦急万分。
她深知,若不及时治理,江南百姓将陷入更深的苦难之中。
凭借前世的记忆,沈玉棠对江南水患的成因了如指掌。
她立即上书皇帝,提出了一套详尽的治水之策。
奏折中,她首先分析了水患的根源:河道淤塞、堤坝年久失修、排水系统不畅。
接着,她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沈玉棠指出,江南水系纵横,但多年来河道淤积严重,导致水流不畅。
她建议立即组织人力,清理河道中的淤泥和杂物,尤其是几条主要河流的干道和支流,确保洪水能够顺利排出。
她强调,现有的堤坝大多年久失修,无法抵御洪水的冲击。
因此,必须尽快加固和加高堤坝,尤其是在地势低洼、易受灾的区域。
她还提出采用新型的夯土技术,增强堤坝的稳固性。
沈玉棠建议在江南各州县修建完善的排水系统,尤其是在城市和农田周边,开挖沟渠,引导积水流入河流或湖泊,避免内涝。
治水的同时必须妥善安置灾民,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
她建议设立临时救济点,发放粮食和衣物,并组织灾民参与治水工程,以工代赈,既解决了灾民的生计问题,又加快了治水进度。
皇帝看到沈玉棠的奏折,条理清晰,方案切实可行,大为赞赏。
他当即准奏,并封沈玉棠为治水钦差,赐她女官之职,全权负责江南治水事宜。
沈玉棠抵达江南后,立即展开了紧锣密鼓的治水工作。
她首先召集了当地的官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