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果子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完结版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李承乾李世民

完结版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李承乾李世民

哈李路亚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一点点涟漪都没有泛起来,长孙大人封闭了宫门,密不发丧,现在朝中百官怕是还不知道陛下已经驾崩的消息。”“知道陛下驾崩的人估计寥寥无几!”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的心略微顺了些,他点了点头:“辅机不愧是老成谋国之人,能将朕身后之事安排得如此妥帖,不知道太子那里知不知道朕已经驾崩的消息。”听到李世民的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看到他们的表情,李世民大概率也知道了答案,他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那逆子直到现在也没有反应是不是?他无心国事,整日游手好闲。”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和失望。“但朕不明白,朕驾崩已经一天了,那逆子在咸阳,长孙无忌哪怕派人去通知,现在也应该已经让那逆子知道了,火速回宫继承大...

主角:李承乾李世民   更新:2024-11-29 18:2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完结版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李承乾李世民》,由网络作家“哈李路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一点点涟漪都没有泛起来,长孙大人封闭了宫门,密不发丧,现在朝中百官怕是还不知道陛下已经驾崩的消息。”“知道陛下驾崩的人估计寥寥无几!”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的心略微顺了些,他点了点头:“辅机不愧是老成谋国之人,能将朕身后之事安排得如此妥帖,不知道太子那里知不知道朕已经驾崩的消息。”听到李世民的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看到他们的表情,李世民大概率也知道了答案,他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那逆子直到现在也没有反应是不是?他无心国事,整日游手好闲。”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和失望。“但朕不明白,朕驾崩已经一天了,那逆子在咸阳,长孙无忌哪怕派人去通知,现在也应该已经让那逆子知道了,火速回宫继承大...

《完结版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李承乾李世民》精彩片段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一点点涟漪都没有泛起来,长孙大人封闭了宫门,密不发丧,现在朝中百官怕是还不知道陛下已经驾崩的消息。”

“知道陛下驾崩的人估计寥寥无几!”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的心略微顺了些,他点了点头:“辅机不愧是老成谋国之人,能将朕身后之事安排得如此妥帖,不知道太子那里知不知道朕已经驾崩的消息。”

听到李世民的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看到他们的表情,李世民大概率也知道了答案,他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那逆子直到现在也没有反应是不是?他无心国事,整日游手好闲。”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和失望。

“但朕不明白,朕驾崩已经一天了,那逆子在咸阳,长孙无忌哪怕派人去通知,现在也应该已经让那逆子知道了,火速回宫继承大统了吧?怎么到如今还一点消息都没有?”

说着说着,李世民整个脸色都阴沉得可怕,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看着李世民的脸色不好,程咬金赶忙说道:“陛下,兴许消息要明天才到呢,不妨我们再等等看?”

听到程咬金的话,李世民的神色稍微好转了一些,但眼中仍有一丝阴霾挥之不去。

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每一粒小米都饱满圆润,在碗中微微颤动。

李世民端起碗,轻轻吹了吹,然后一饮而尽,那温暖的感觉顺着喉咙传遍全身。

接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鸡汤也被他慢慢喝下,鸡汤上漂浮着的油花闪烁着光泽,鸡肉鲜嫩,炖煮得恰到好处,入口即化。

这鸡汤和小米粥入腹后,李世民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仿佛枯萎的花朵重新得到了滋养,有了生机。

原本虚弱无力的身体,也逐渐恢复了一些力量,他能感觉到四肢开始有了暖意,不再像之前那样冰冷麻木。

“那逆子再怎么不着调,他也是太子。”李世民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满。

吃了东西后,李世民说话也显得中气十足。

“朕死后,他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应该会急匆匆地赶来继位,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来,你们给朕说说,长孙无忌想要干什么?”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打着在场众人的心。

这个问题十分尖锐,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接指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谁?他可是玄武门第一功臣,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权势和威望如日中天,没有人愿意轻易在朝堂上和他对立,那无异于以卵击石。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轻易开口。

李世民看着大家都哑口无言,心中不由得一阵烦闷。

他开始怀念起魏征来了,那个直言敢谏的臣子,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这次他假死的事情不能让魏征知道,李世民太了解魏征了,这老小子要是知道了这件事,第一反应一定是冲到自己面前,用手指着自己的脸,滔滔不绝的给自己一顿骂,那场面,李世民现在可不想面对,他还想多清静几天呢。

看着这些心腹都不说话,李世民觉得无趣极了,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劲使不出。


听到陈浮生这确切的答复后,魏征整个人像是失去了支撑,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老泪纵横,声音哽咽:“天佑我大唐啊!平日里那些小麦和粟,产量能有一石已经是丰收年景了!现在光是红薯的产量就有一千五百斤,这都快要十五石粮食了啊!

这是上天恩赐给我大唐的宝物啊!我大唐百姓的好日子要来了!

有了这些东西,我大唐从此以后,再也不怕任何天灾人祸!

百姓再也不用为饥饿所苦,再也不用眼睁睁看着亲人饿死啊!”

魏征已经完全失态了,这位一向刚正不阿、沉稳冷静的老臣,此刻就像个孩子般坐在地上,又哭又笑,为大唐的未来而欣喜若狂,那是对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的由衷期盼。

房玄龄看着魏征,心中虽也激动不已,但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他岁数高了,生怕自己一个激动会出什么意外。

他稳了稳心神,对陈浮生说道:“陈大人,既然红薯的产量已经那么高了,那么玉米和土豆的产量几何?”

这一次,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认真地竖起了耳朵,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陈浮生,仿佛他即将说出的是关乎大唐生死存亡的机密,生怕遗漏了什么重要信息。

“土豆和玉米的亩产都没有红薯高,玉米的亩产平均在七百斤左右,土豆的亩产在一千两百斤左右。”

陈浮生说道。

“至于为什么不全部种红薯,是因为科学院的规定。人是不能一直吃红薯的,虽然红薯可以解决饥饿问题,但如果长期只吃红薯,人体会缺乏一些必要的营养,那样就会生病。”

“土豆的话倒是可以多吃一些,但一直吃肯定也会吃腻。所以三种作物轮着吃,就足够百姓活命了,也能保证百姓的身体健康。

这些新名词,像农业部、科学院、营养、研究之类的,对于这些贞观老臣来说虽然有些陌生和难以理解,但他们此刻都清楚地知道,这三种粮食,都是上天赐予大唐百姓的救命之物,是大唐走向繁荣昌盛的希望之光,是能让大唐长治久安的根基所在。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此三种作物若是属实,实在是我大唐之祥瑞啊!”

房玄龄微微拱手,他那身庄重的朝服随着动作轻轻摆动。

他的声音在静谧的朝堂中响起,带着一丝激动,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期待,仿若一个看到宝藏的孩童。

朝堂上的气氛因他这一句话微微波动,周围的大臣们也纷纷点头,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嗡嗡作响,

李承乾端坐在龙椅之上,双眸深邃如渊,令大臣们难以捉摸。

他看了房玄龄一眼,眼神平静而威严,那目光犹如实质般,让嘈杂的朝堂瞬间安静了几分,就像一阵寒风掠过喧闹的集市。

“房相,天底下哪来的祥瑞,无非事在人为。”

李承乾的声音低沉有力,在朝堂的每一个角落回响。

房玄龄那略显激动的语调截然不同。

他的话语让大臣们面面相觑,不少人低头沉思,揣摩着陛下的深意。

有的大臣心想:“陛下这是何意?难道不看重这祥瑞之事?看来这位陛下只喜欢实际的,不喜欢一些虚无缥缈之说。”

“齐先生,探查全国地区煤矿,建立矿场,招募百姓挖矿,待遇因地制宜。”


“午时一刻,长孙无忌与各世家代表人密谈,密谈内容不祥,似是达成某种协议,各自皆大欢喜离去。”

“各大世家代表人均在长孙府待足三个时辰,行为可疑。”

“长安有些小骚乱,起因是两天不上朝,长孙无忌已经封锁不住陛下驾崩的消息,消息开始慢慢扩散,其中魏征反应最为剧烈,无法进宫只能坐在宫门口与千牛卫僵持。”

……

“知道了,看来我那愚蠢的弟弟好像落入了自家舅舅的圈套啊。”

李承乾从地上站了起来,他甩了甩头上的汗水,那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两个侍卫见状马上上前,熟练地为李承乾放松着肌肉。

“对了,锦衣卫还需要扩张。”李承乾一边享受着侍卫的按摩,一边说道。

“显怀,你去办,人手还是太少了,吩咐下去,即日起成立情报部,锦衣卫为情报部下属部门,我要的是监察天下百官,如今咸阳城我们已经掌控了没错。”

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仿佛能看穿一切阴谋,

“可是对于长安,我们的情报人员还是太少了,除了长孙无忌和宫里面安插了,其他官员的家里都没有安插锦衣卫,我对他们的动向不了解,就会睡不着。”

“哪怕不安插,现在也要先把人手招募好,优先从咸阳城的良家里寻找。都记住了吗?”李承乾看向身边的人,目光中带着严肃。

“记住了,太子殿下。”张显怀恭敬地说道

“好,你今天着手加快办,别等我入主了长安,到时候连监察长安城官员的锦衣卫都凑不齐,把秦将军叫来。”李承乾吩咐道。

“是,太子殿下。”张显怀领命退下。

不一会儿,府外就传来了一声马蹄的嘶鸣,那声音在安静的空气中格外响亮。

一位全身身着玄色重甲的男子从外面急急忙忙地走了进来,他每一步都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沉稳,身上的重甲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看起来威武不凡。

见到李承乾的第一时间,他就单膝下跪,右手握拳放在左胸,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末将应太子殿下诏令,前来觐见!”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力量。

“如召啊,起来吧,这身重甲很重吧?”李承乾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秦如召身上的重甲,然后拉着他的胳膊将他扶了起来,眼中带着关切之意。

“殿下,不重!有这么好的甲,末将开心还来不及呢!”秦如召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好,如召,来,拿好兵符。”李承乾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块兵符。

秦如召抬头一看,一块雕刻着锤子和镰刀的兵符被递到了自己的面前。

那兵符看起来古朴而神秘,散发着一种威严的气息。秦如召双手接过兵符,他的表情变得庄重起来。

“如召啊,此时此刻开始,孤的安危就全在你一人之手了,今晚整备三大营,调集粮草,集结军队。”

李承乾的眼神变得无比严肃,他看着秦如召,一字一句地说道,“朕要准备登基了,你可懂?”

秦如召当即双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他的额头与地面碰撞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末将拼死,也要让陛下入主长安,成就大统!”

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狂热的忠诚之火。

“这位置,除了陛下,谁敢染指,末将便率领大军将一切忤逆陛下之人统统斩杀殆尽!”他大声喊道,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踏入大殿,他神色从容,缓缓坐上那把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威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朝拜,声音如滚滚雷鸣,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大大小小的官员从各方赶来,将整个大殿挤得满满当当,显得拥挤而又肃穆,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凝重的气息。

长孙无忌被麻绳紧紧地、结结实实地捆住双手双脚,麻绳深深嵌入他的肌肤,勒出一道道红痕。

他跪在大殿中央,身躯微微颤抖,尽显狼狈。

一群世家官员战战兢兢地跪在长孙无忌身后,他们低垂着头,身体却抑制不住地轻微晃动,然而他们的眼中却难掩喜色。

此次必然是大功一件!

房玄龄站在文官首位,他目光温和如水,带着些欣慰地看着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孩子,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感叹:“真的长大了。”

李承乾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目光如炬,缓缓环视着大殿两侧的文臣武将,心中感慨万千。

底下站着的这些人,可都是大唐的中流砥柱,是大唐的全明星阵容啊!

战神李靖站在武官之首,身姿挺拔如山峰,面色沉稳似磐石,他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默默守护着大唐,这便是后世所说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吧。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却有一种无形的气场,让人心生敬畏。

距离龙椅最近的有三人,所有人都知道,这如今名不见经传的三人日后必将成为大唐最显赫的人物。

军师齐先生,面容清瘦似竹,眼眸深邃如渊,透着睿智的光芒,仿佛世间万物的变化都在他的算计之中,那目光犹如能看穿人心。

将军秦如召,身材魁梧如熊,一身英气似剑,那是在无数次征战中磨砺出的霸气,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沙场的凌厉。

护卫张显怀,目光如电,犀利无比,时刻警惕地关注着周围的动静,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守护着李承乾的安全。

李承乾能积攒下如此雄厚的家业,离不开这三人的全力辅佐,他们就像李承乾的左膀右臂,是他坚实的后盾。

“来人,给长孙大人松绑。”

李承乾一声令下,声音洪亮威严。

两名大三营的士兵迅速上前,他们身姿矫健,行动如风,手脚麻利地解开了长孙无忌身上的麻绳。

松绑后的长孙无忌跪在地上,缓缓抬起头,他的脸上满是泪痕,浑浊的老眼中满是悔恨。

看向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外甥,此时他终于忍不住了,两行浑浊的老泪流了下来,那泪水如决堤的江水,声音哽咽:“陛下,老臣糊涂啊!老臣捏造圣旨,罪该万死,无颜下去面见先帝啊!”

说着,他以头抢地,重重地将头磕在地上,一下又一下,每一下都带着无尽的悔恨,似是要将所有的罪责都通过这磕头来偿还,额头很快就渗出了鲜血。

李泰咬了咬牙,嘴唇都被咬出了血印。他从人群中站出,脚步沉重地走到长孙无忌的身旁,“噗通”一声跪下,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响亮。

“陛下,臣弟伙同长孙无忌捏造圣旨,臣弟死罪!”

两人都将头深埋在地上,等待着李承乾的发落。

他们的亲信在这一刻竟无一人出言规劝,整个大殿顿时安静得只能听见众人的呼吸声,那呼吸声急促而沉重,气氛凝重得仿佛要凝固一般,空气都似变得黏稠起来。


李泰坐在一旁,神色莫名,他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焦虑,有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

直到家仆走后,李泰这才开口。

“舅舅,时不我待啊,父皇的灵柩已经停放两天了,等到了第三天,就要盖棺准备下葬了。

整整两天没有早朝,文武百官都按捺不住了,陛下驾崩的消息现在估计已经传播出去了!”

李泰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还请舅舅早做打算啊!外甥这里已经将所有东西准备好了,只需要舅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废太子的圣旨拿出,那就大局已定了!”

说着,他从怀中拿出圣旨,那圣旨看起来和真的一模一样,金黄色的绸缎上绣着华丽的图案,他刚想要递给长孙无忌。

没想到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接过圣旨,反而把刚刚收到的密报递给了李泰。

“殿下,看看吧,咸阳送来的密报。”长孙无忌的声音低沉而平静。

李泰只能从长孙无忌手中接过密报,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刚看了两眼,脸上就露出了惊讶的神情,有些懵圈了。

“舅舅,这密报是真的?李承乾要死了?可信程度高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怀疑。

听到李泰这句话,长孙无忌不满地瞟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责备:“咸阳刺史温如初,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咸阳大大小小的官员,我都与他们有恩,岂会给我传递虚假情报?”

本来看到长孙无忌的眼神,李泰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心中有些懊悔。

可听到长孙无忌的答复,他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色,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看来李承乾真的要不行了!还请舅舅当机立断!”

李泰兴奋地说着,再次将圣旨递到了长孙无忌的面前,眼中满是急切。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圣旨,微微叹了口气,然后接过了李泰递来的圣旨。

“老臣接下了,于明日早朝宣读废太子遗旨,殿下回去好好准备吧。”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泰当即大喜过望,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舅舅,放心,等我登上大位,绝不会亏待舅舅!舅舅你就是我大唐的第一功臣!”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皇位的渴望和对长孙无忌的讨好。

长孙无忌笑了笑,那笑容中却有着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深意:“殿下还是快去好生准备,让那些世家子也都准备好吧,明日助老臣一臂之力!”

“好!”李泰兴奋地应道,“舅舅,我这就回去准备!”说完,他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李泰出府后,长孙无忌立马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那笑容就像面具一样瞬间消失。

他不屑地将假圣旨放在了一边,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王二,去会客厅,将各位世家家主都请过来吧。”

他对着门外喊道。

“是,大人!”家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

“太子殿下,长安那边有消息传来!”张显怀匆匆跑到前院。

“念!”

李承乾在前院里,不停地做着俯卧撑,他的双臂有力地撑起又落下,每一次动作都充满了力量。

汗水一滴一滴地沿着他的发丝流了下来,打湿了地面,他的眼神却坚定无比。

“今日巳时一刻,李泰在长孙府与长孙无忌密谈,谈判内容不知道,同时长孙无忌收到温如初发去的密信。”

侍卫大声念道。

“一刻钟后,李泰满脸喜色离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