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无删减
现代都市连载
高口碑小说《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是作者“就是闲的”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李来福李崇文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被车祸送走了。再次醒来,他穿越了!穿到了1960年,成了15岁的少年。可他看着自己碗里黑乎乎的玉米糊糊,发起了愁。照这样吃下去,早晚得饿死吧?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贫穷年代,人心淳朴,靠自己双手,何尝不能发家致富呢?...
主角:李来福李崇文 更新:2025-03-03 20:12: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来福李崇文的现代都市小说《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无删减》,由网络作家“就是闲的”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是作者“就是闲的”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李来福李崇文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被车祸送走了。再次醒来,他穿越了!穿到了1960年,成了15岁的少年。可他看着自己碗里黑乎乎的玉米糊糊,发起了愁。照这样吃下去,早晚得饿死吧?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贫穷年代,人心淳朴,靠自己双手,何尝不能发家致富呢?...
李来福赶紧给小孩抓了一大把糖,这可是他孙子。
这时候是下午时间,太阳正是毒的时候,大家也挑了一上午水,所以都休息着,李老头指着树边上一个年纪比他还大的老头说道:“孙子,那老家伙跟铁柱家孩子一辈的,我一来他就躲远远的,他比我还大十来岁,哈哈。”
李崇武看着这爷孙俩翻了个白眼,心想,来福,还真像他爷爷,当这么会大辈一包糖都发没了,明显是亏的。
“爷爷,你也是老六啊?”
李老头点了点头,笑了笑道:“现在老几都无所谓了,前面不管是亲的哥哥,还是堂的哥哥,全都死光了,我是最大的。”
“爷爷,我怎么感觉?你大哥他们死了?你好像挺高兴似的?”
李老头毫不掩饰的说道:“能不高兴吗?你太爷爷死了,我大哥长兄如父,老大死了,老二又长兄如父,然后是老三,他们那些混蛋可没少揍我,要不然?我能老熊他们后代吗?他们跟我讲规矩,我就跟他们后代讲辈分,就说这种地吧,我愿意来就来,他们敢叫我?我就敢刨他们爹的坟。”
李来福不由得在心里给老头竖个大拇指,这老头还真记仇。
李来福点了点头,这老头能活到这么大年纪,也不是没原因的,就他开朗的性格,就活该他长寿。
“爷爷,你中午吃饭了吗?”
好像记得奶奶给他热饭的时候,先烧的火。
“吃了,我们都在大队食堂吃的,现在只要干重活,就是在大食堂吃,不干活的时候,夏天就回家吃点野菜,对付对付,冬天就必须来大队食堂吃大锅饭了,去年天天吃大锅饭,把大队食堂吃穷了。”
李来福这才想到这年月正是吃大锅饭的年代,刚开始每个人高兴的不得了,往死在大食堂吃,天天喊着大食堂好,后来没吃的东西,一起挨饿。
“去年刚开始的时候,在食堂吃大锅饭,剩饭都喂猪了,今年吃野菜叶子,也是他们活该,”李老头嘟嘟囔囔说道。
看到李老头拿着烟袋锅…李来福从书包里拿出一包大前门:“爷爷,你抽这个好烟吧。”
“来福,你二叔我在这呢!”李崇武一直看着这爷俩,看见大前门不自觉的就喊上了。
李老头皱了皱眉头:“孙子,你咋有烟的?”
“拿鱼换的,一条鱼换一盒,我这里还有呢,”说完又拿出一盒点上一颗。
李老头语重心长的说道:“孙子,你年纪还小,可不能把烟抽多了。”
“放心吧爷爷,我就抽过堂烟,在嘴里走一遍就好了,”李来福撒着谎。
“嗯!”
这要是在后世早就挨揍了,这年代还没有抽烟危害健康那一说,男人几乎都抽烟,京城边上还是有好处的,起码有烟沫子,有烟叶,烟丝,不好的地方白菜叶子,树叶子都有卷着抽了?
“小叔,你那烟就别收起来了,”李铁柱李铁锤这俩哼哈二将又跑过来了。
李来福把一盒烟直接丢给李崇武,林老头赶紧把自己的烟揣兜里,嘴角颤了颤,这孙子也太大方了,三毛多钱了?
“你们跟我二叔要去吧。”
李来福抽着烟,看着一帮男人,已经把李崇武掀翻在地。
李来福看着大家打闹,这村子是真好,没有外姓,都是一个姓也很和谐。
“都一个个不累是吧?闹得还挺欢,”村长李老六从远处走来。
李老六眼神还怪好使的,快步走向李铁锤身边,把他手里的大前门一把抢过去,“这烟也是你们抽的?等公社来人了,拿出来多好看,”随手把兜里八分钱的大生产丢了过去。
这年代了,颐和园连个墙也没有,到处都是残壁破瓦,不过昆明湖是真大呀!北海公园那小湖?跟他一比直接是弟弟中的弟弟。
这湖里钓鱼的人也不少,不过因为大的缘故,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什么人,找了一个人少的角落。
江远,江涛也不烦着他,而是主动拿着小木棍去树底下挖蚯蚓。
拿出长木棍绑上鱼线,一上午他连抽个烟的功夫都没有,湖里边鱼是真不少,只要看见他就控制鱼钩往鱼嘴里塞,也不怪这里鱼多,这昆明湖年头多了,以前是皇家重地,更是没人敢钓鱼,放鱼都来不及,后来虽然墙都倒了,但是北方也没有那种大的渔网。
一上午李来福倒没有多累倒,把江涛江远两兄弟累坏了,居然钓了50多条鱼,最小的也有二斤大的那一条,接近十斤的鱼差一点,把他棍子掰断了,还好他控制鱼钩扎到鱼的头头上了。
“哎呀我的妈呀,大哥,我们怎么拿回去?”江涛看着一堆的鱼都犯愁了。
李来福不以为意的说道:“你个傻子,京城哪个地方没有收购站,非得拿到咱们家跟前卖吗?”
“大哥,你累了吧?我替你钓会儿吧!”江远看见李来福躺在草地上。
李来福躺在草地上抽着烟摆了摆手。
“小伙子,你咋钓这么多鱼?”一个文质彬彬的老头问道。
李来福也没起来,抽着烟道:“就那么钓了呗,今天运气好。”
“你这哪是运气好啊,你都运气好上天了,小伙子,你这鱼能卖我几条吗?”
人家说话客气,李来福也没怼他道:“大爷,现在有政策,不能私人做买卖,我要卖给你鱼…就犯错误了,你要有粮票或者别的票据,咱俩可以换。”
“你这小子倒是精的很,那你能等我一会吗?我回去拿票,”小老头带着一个黑框眼镜,笑眯眯的说道。
“行,那你去吧,反正我一直在这钓鱼。”
“大哥,你钓鱼一会就上鱼,我怎么干钓没有鱼咬钩啊?”江远在河边垂头丧气的说道。
“你哪能跟大哥比,大哥运气好着呢,要不然咱们兄弟能吃饱饭啊?”
江涛这马屁拍的他舒服。
抽完了一根烟李来福继续钓鱼,没有三分钟,又有一条四五斤的大鱼上来了,兄弟俩一个拿鱼,一个摘鱼钩配合的别提多好了,也就十几分钟时间,他又钓了三条鱼。
“大哥,你快看。”
听见江涛的声音,李来福回头看了看,嘴里不由的骂道:“我操!”十几个老头老太太还有妇女小伙子一路小跑朝他过来。
李来福收了鱼竿,刚才回去的那老头呼哧带喘的说道:“小伙子,我看你鱼这么多,多叫了几个人。”
李来福翻了个白眼,心想你这是多叫几个人?都十来个了。
“小伙子,先把我的鱼给我换了,掏出了十斤粮票。”
李来福没有动,而是看着这些人,老头接着说道:“小伙子,你别担心,我们这些人都是北大的老师。”
李来福这才把十斤粮票收起来,捡了五条二斤左右的鱼,给他丢过去说道:“就这些。”
小老头高兴的道:“不少了,不少了!这些就可以了。”
“小伙子,还有我,我这里没粮票,不过我有布票,行不行?”
不一会儿,五斤以下的鱼都换完了,他兜里也多了40多斤粮票,布票也多了十几尺,香皂票也两张,牙刷牙膏票,糕点票也有五斤。"
卧槽,这一下李来福知道了,可不是后世的记忆,是原主的记忆,在京城有两大宝藏传说,一是灰大仙的窝有藏宝,据说是日本人留下的,日本鬼子从各地搜刮的黄金准备从天津港运走,可惜到京城的时候,解放军来了,最后藏在哪里没人知道,解放军进城抓捕吃小孩的灰大仙,在它窝里找到一部分,剩下的再也没找到过,据说用炮都没打死灰大仙,它受伤跑了,还没有死,所以大家都在说找到灰大仙…就能找到宝藏。
还有一个宝藏传说就是庆亲王奕劻清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也是清朝最后的大贪官,据说他贪污的钱,比清朝一年的总收入还多,老人们常说他的钱太多了,带不走藏在京城的某个地。
这也是南锣鼓巷胡同和各大胡同的谈论焦点,李来福小时候都当故事听了。
用意念把黄金都悬浮在空中看了一下,一块金砖就三十斤,用现在的算法就是三百两,怪不得箱子外面全是铁皮缠绕,这一个箱子装了30块金砖,也就是900斤。
能被称为宝藏肯定不能是一箱,李来福掐灭手里的烟,继续把鱼线送到河里,插入泥地以后又发现箱子?收到空间里这次没着急看,而是继续。
一直到12点,李来福都累的倒在斜坡上了,50个大铁箱子,简直太震撼了,用意念进入空间,打开50个箱子,49个箱子都是整整齐齐的黄金。
一箱900斤49箱……,44000斤黄金要是按吨算?
珍珠项链,翡翠项链,每一样都有十几20条,各种黄金头饰,还有整整齐齐的鼻烟壶,就有四五十个,有金,银,玉,翡翠,玛瑙等等,而且上面化工个个精湛,还有一个用金子做框,吊着一个,不带一点瑕疵的白玉鼎,那个吊环都是玉做的,黄金框上雕刻的盘龙,漂亮,真漂亮。
又打开了三个木头盒,青花鹅颈瓶,青花大盘,青花梅瓶,边上还放着一个个无字牌,翡翠绿的,白玉的足有几十个,白玉的就算了,个个都是精品,那绿油油的翡翠牌更显得突出,关键还好几个,这人也够败家的,明显这七八个牌子是一块料,连颜色都差不多,关键是大点小点都无所谓,还他妈的都一个尺寸?肯定是这帮败家玩意磨掉了好多,太浪费了。
青花瓷器他看不懂,但是壁瓶四个连在一起,小巧玲珑,颜色和画也好看,那框上的木一看就是紫檀,关键是在林来福心中,不是紫檀也配不上这么精美的东西,就算他这个二五子也知道这东西精美。
这他妈主角光环也太闪耀了,直接财务自由了,都没人生目标了。
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
抽着烟往东直门方向走,京城倒是有好多鸽子市,都在各个城门外,别的地方他又不知道只知道东直门外有,还是去年他爹带他去过一回,回想了一下记忆,完全没有他后世的小说当中写的那么恐怖,算有人查操鸽子市也都是街道的那帮人,要是不准开?派出所出动鸽子市早就没了。
抽着烟在大路上逛着,有骑自行车后座带着东西的,还有挎着篮子,走路匆匆忙忙的妇女,都是去鸽子市,这年头除了孩子,大人哪有不去的?不让个人做生意,但是谁家都有缺东西的时候,再加上现在还是困难时期,所以鸽子市也是有心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保存下来的,主要是那些领导自己也要换东西,各种票据都在领导手里了,普通人哪有自行车票,收音机票,缝纫机票那都是可望不可即的。
所以鸽子市永远不缺乏穿着中山装口袋里别着钢笔的人。
走了俩小时出了东直门,腿都打颤了。
又走了十分钟,到了山根里,看见人头涌动,灯光一闪一闪的,是因为卖东西的人,只有别人蹲下看,他才会给你照亮一下人,一走立马手电筒就关了,要不然浪费电池。
在空间里找了一块布,在上面抠三个洞,蒙好脸后,朝着鸽子市走去。
看见两个守门的人,“卖货?还是买东西?”
李来福知道,要是卖货就得交一分钱,买东西他们可不管。
拍了拍胸前的军用书包说道:“没东西卖。”
进去以后人头涌动,里边各种用具都有,卖鞋的,卖锅的甚至卖布的,还有竖着牌子写的卖票据。
“你都有什么票据?”李来福问道。
那人虽然蒙着脸,但是也有一米七多,身材倒是魁梧,有着浑厚声音问道:“你要啥票?”
李来福看见这货这么嚣张,随口说了一句:“你有自行车票吗?”
那人直接从上衣口袋掏出一个手绢,打开后在里边拿出一张票递过来说道:“50块钱。”
“卧槽,你还真有啊!”
“你不会是没钱在这逗闷子吧?”那人晃了晃票又揣回兜里。
没钱?李来福心想老子他妈的黄金都论吨算了,你说老子没钱。"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2295】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