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收到信息后,仔细阅读了计划书的内容,并与团队讨论了当前的情况。
“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这份计划书的真实性,并确保我们的应对措施万无一失。”
“但如果等到验证完毕,可能就来不及了!”
李晨焦急地回应。
经过一番争论,张浩最终同意了李晨的提议,但条件是需要同步部署紧急响应机制,并且保持与上级部门的沟通,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
通过这样的合作与冲突,李晨和张浩逐渐找到了平衡点。
他们学会了在尊重彼此观点的基础上,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李晨和张浩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实质性的成果。
通过前期的深入调查和信息共享,他们发现了犯罪组织即将实施的一次小规模攻击计划。
这一次,攻击目标是一家金融机构,如果攻击得逞,将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恐慌。
在确认了犯罪组织的攻击计划后,李晨和张浩迅速行动起来。
李晨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试图干扰犯罪组织的通信,并设法延迟其攻击的执行时间。
与此同时,张浩调动了网安部门的力量,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网络防护,并安排了现场的应急响应团队。
“我们需要尽快行动,争取在他们实施攻击之前做好一切准备。”
张浩在加密通信平台上向李晨传达了最新指示。
“我已经在他们的服务器上植入了后门程序,可以随时中断他们的操作。”
李晨回复道。
随着预定的攻击时间临近,李晨和张浩进入了紧张的攻防战。
犯罪组织开始尝试突破金融机构的网络防线,但由于事先的预警和准备,金融机构的防御系统表现出了强大的抵御能力。
每当犯罪组织尝试新的攻击手段时,李晨便会立即介入,利用先前植入的后门程序来干扰其行动。
张浩则密切关注着现场的情况,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
他与金融机构的IT团队保持着密切联系,确保一旦出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