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短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易阴阳”的创作能力,可以将赵百汇赵锦衣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内容介绍:一张通体漆黑,前后透光,如同夜空一般的纸币。面额,10000元!是的,四个零,一万元。专为大额交易而生。货币十分结实,防火材料,撕都撕不碎,想破坏都得拿刀或者剪子来。这一张一万元,按照现在的比例,就抵现在一百两银子,光是系统给的工本费,都要十元钱一张。可惜,府城的分行遇冷,大家都不太能接受这种货币。......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短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到时候如果有效,可以让朝廷推广,赚更多的税收。”
“如果能有这么大的收益,你觉得朝廷会怎么想?”
林学瑾想了想,要是朝廷信了他的鬼话,稍稍一算,就知道按照标这个准,朝廷一年的税收将达到两千万两!
圣上,估计会心动吧…
可是自己清楚,这根本就是假的啊,朝廷那些人懂个屁的金融,自己该怎么选择呢?
我可是个读书人,从小就受忠君爱国思想的熏陶…
“好,我会上书的,你自己选择地方吧。”
嗯,当忠君和爱国不能两全的时候,老林选择了爱国,爱国就是爱民。
所以没多久。
府城最繁华大街上最繁华地点的大酒楼关门了,改成了一个什么桃园银行。
以后锦园再请客就得换地方了。
对此,她有点小懊恼,毕竟这里的菜做的还是不错的。
但是事已至,也没别的办法了。
毕竟这家铺子,就是她亲自去跟酒楼背后的东家要来的…
要来的…
桃园镇有了林学瑾这个个高的顶着,都敢跑去青江府开银行了。
为了金融计划的顺利实行,为了开展好银行业务,为了天下商人们的便利,赵百汇花钱让系统开发了系列货币的第五张。
一张通体漆黑,前后透光,如同夜空一般的纸币。
面额,10000元!
是的,四个零,一万元。
专为大额交易而生。
货币十分结实,防火材料,撕都撕不碎,想破坏都得拿刀或者剪子来。
这一张一万元,按照现在的比例,就抵现在一百两银子,光是系统给的工本费,都要十元钱一张。
可惜,府城的分行遇冷,大家都不太能接受这种货币。
不过没关系,这都是暂时的,赵百汇不急,锦绣来这边也只是搭起银行的框架。
府城的银行建起来之后,还要在府内所有县城建立分行,再扩展到所有乡镇。
迟早都会被接受的。
像现在的桃园镇,不就所有人都在用新货币吗?基本看不到银子和铜钱了。
除了新来的外地人。
但是外地人来了,用不了多久,也会习惯用新货币的。
环境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
“几位,是想要看房子吗?”年轻的小销售一眼就看出眼前几位是来自于外地。
“对,镇子口的婆婆说要租房子就到这里来。”
“几位有身份证吗?”
“还没有去弄,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说。”
“几位大概要住多久?”
“应该会住一段时间,初步估计三五个月吧。”
“好的,几位是想租多大的房子,咱们这从一个人住的小单间,到普通的两居室三居室四居室都有,想要租住独门独院的大房子或小楼也都有。”
“小楼什么价格?”
小销售心里一喜,这是大顾客啊。
“小楼基本上都在商业街两侧,价格略贵一点,一个月在五十到一百元左右,能住六到十人。”
距离街越近的房子,自然租金就越贵。
“带我们去看看吧。”
销售带着人看了看几栋小楼,对方看中一套,立刻签了合同,押二付一,小销售这一单子就赚了别人好几天的工钱。
桃园镇的房屋店铺都只租不售,所以销售的生意是一直都有的。
…
街上,有个店铺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三个字:麻将馆。
大厅里二十几张桌子基本上都坐满了,每个人手边都有一小堆筹码。
筹码分元、角、分三种。
最大就是一元,最小是一分。
麻将馆这里不允许用钱玩,因为桃园镇禁赌禁黄。
随从问,“老爷,那我们还去对面那什么银行看看吗?”
“不用去了,那小伙子已经跟我说了对面是干什么的了,我才不会去把银子换成纸呢!”
“就算那小伙计奸滑如鬼,也休想骗过老爷我的火眼金睛!”
也不知道是谁刚刚交了押金,随从默默吐槽。
“我也打听好了村里是谁主事,走,上车,去那什么村委!”
马车继续往前走,来到村委大院。
已经有人来禀报过,说乡上的三老之一吴乡老来了。
要说是怎么知道的,自然是刚才在租赁中心他自己说的。
人家赵六只是随意引导一下,他就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给说了。
就差把底裤颜色都给暴露出来了。
“这位老爷,您有什么事儿?”赵十二从角房走出来,假装一无所知的问。
吴乡老的随从上前一步,昂着头说,“我们老爷是青牛镇乡老,叫你们村长出来。”
“啊?乡老?好,我马上去叫。”赵十二假装慌乱的往里跑,还踉跄一下差点摔倒。
同样在角房里没出来的孙大柱默默看着,心想这赵十二可真机灵啊,装的跟真的似的。
我远不如啊。
不大会,锦衣带着两个更小一些的丫头走出来。
这两个丫头是她从家里挑出来比较聪明伶俐的,带在身边培养。
“吴乡老,您好,我是桃园村村长赵锦衣。”
虽然已经听人说过了,村长是个小丫头片子。
但是当人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依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而且眼前的丫头真漂亮,气色也很好,加上行事仪态完全是大户人家小姐的做派,让吴乡老一时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交涉了。
锦衣一看就知道了吴乡老的一些想法,所以展颜一笑说,“乡老,我们到里面谈吧,请。”
“好。”
锦衣走在前,吴乡老走在后,来到锦衣的办公室。
锦衣的办公室很宽敞,会客的桌椅周围坐十几个人都没有问题。
桌椅摆件都很精致,还有两个书柜,上面放满了各种书,这办公室和书房一般,根本不是普通人该拥有的。
吴乡老去过县里县令大人家的书房,也没有这么气派啊。
就是这些书都价值不菲了,这个时候的书很贵,价格都是用银子来计算的。
所以吴乡老更拘谨了。
双方落座,锦衣吩咐道,“春兰,给乡老上茶。”
叫春兰的小丫头从旁边一个放了各种摆件的架子上取下来一个罐子,捏了一点茶叶放在精致的茶壶之中。
另一个丫头秋菊从旁边房间拎过来水壶,往茶壶之中浇热水。
“这是我家老爷赏的炒茶,一般只有在京师才有机会喝到,乡老不知喝没喝过,一起尝尝。”
京师才有机会喝到,难道是贡品?
锦衣给对方倒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
“请。”
吴乡老更拘谨了,舔着老脸笑的跟菊花死的,两手碰着茶杯,小心的喝了一口,还没尝出味道呢,就舔着脸夸赞起来。
“赵村长,不知贵老爷是哪里人啊?”
“老爷是北方人,家里有长辈在朝堂上穿紫衣,具体的还请乡老别问了,老爷不喜欢仗着家里的权势耀武扬威,所以也从来不透露自己的身份。”
“好,不问了,不问了。”
我的乖乖,紫衣啊,三品以上的大员才能穿紫衣啊。
怪不得人家一个丫头都这么气派。
人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生气之一,是因为我家老爷被侮辱了,老家老爷在我们心里是什么地位,您应该清楚的。”
“第二,我的兄弟姐妹受委屈了。”
“第三,就像我大姐在家里说的,您应该清楚您父亲的性格,这事儿本该避免的。”
林学瑾尴尬的笑了笑,“抱歉,是我的过错。”
“这事儿我当着咱们所有人的面说一遍,也就代表过去了,但是希望不要有下一次了。”
“好,我知道了。”
“老爷没生你的气,毕竟归根结底不是你的错。”
“诺,给你。”
林学瑾接过一张纸,打开一看,上面是一行字。
“老林,你少了一次问问题的机会。还有,那老头要是不服气就来和我辩论一次,我保证说的他哑口无言口吐白沫身受重伤!”
林学瑾笑着将字条认真折叠起来放在口袋里。
“锦绣姑娘,里面请吧。”
“等会,你家老爷子不在吧,再来一次,咱们两方恐怕得有一方躺着出来了。”
“我父亲和岳父去桃园镇了,看来你们路上没碰到。”
“什么,他还敢去桃园镇?”
“嗯,我说了赵先生很厉害很厉害,他不信,非要去挑战一下,我这个做儿子的有什么办法。”
“哈哈,老林,算你有眼光!走吧,梦璇在吗,好久没她了,还真有点想她呢。”
林学瑾一句话将突然产生的陌生感化解了大半,让新来的几人恢复了对他的认同感。
问,该怎么获得赵家人的认同感。
答,无脑吹赵老爷即可。吹得越厉害,认同感就越强。
林学瑾做了一次标准的教科书级别的示范。
几辆马车来到桃园镇,两个苍老的脑袋露出车窗。
“除了小一点,热闹程度不亚于青江府的大街了。”
“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一个穿着黑色衣裤,带着红袖箍的老太太迎上马车,“几位是第一次来桃园镇吗?”
赶车的随从以前是极为傲气的,但是经历了自己老爷差点被干掉的事情后,收敛了很多。
而且这里又是那些凶人的大本营,所以随从极为客气的下了马车,弯着腰说,“是的,这位婆婆,我们是外地来的,您有什么指示?”
车上的两位老爷见了自家随从的卑躬屈膝,也没吭声。
老太太有些诧异,这是哪里来的老爷,这么有素质?
普通人默认,坐的起马车的都是老爷。
“不用和老婆子我这么客气,我就是见到有外地人过来做一下引导,以及提示一些必要事项。”
“比如不能随地大小便,马车的马如果拉了粪便要自己处理,或者我们这有小袋子,可以包住马屁股。”
“租房…”
年纪大了喜欢唠叨,一说就刹不住嘴。
可是对方却很耐心的听着。
“哎呀,你看我这嘴,还没问你们有什么事儿呢,需要引导吗?”
“婆婆,我们车上是林知府的父亲和岳父,来拜访镇长的。”
“林知府?哦哦,是林副镇长的父亲和岳父吗?那可是贵客贵客。”
“老赵,你来替我班儿,我带几位老爷去镇政府!”
之前的龌龊,普通人肯定不清楚,所以热情的老太太带着人来到镇政府。
门口的办事员带着两个老头来到镇长办公室门口。
敲门。
“进来。”
“镇长,林副镇长的父亲和岳父来拜访。”办事员小伙子说完就离开了。
两个老头有些尴尬的进了门。
除了锦衣和几个年轻人,锦园也在呢。
这两天刚回来,她就接手了锦绣财务商业方面的工作。
这几天就赖在大姐的办公室一起办公,锦衣也没管她。
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几个丫头忙活着打扫新居,热情无比的高涨。
舍不得将新衣服弄脏弄破,所以换上了以前的旧衣服,里里外外的忙活。
一直忙活到天都快黑了,锦衣才想起来还没吃饭呢,老爷还饿着呢。
这才叫上几个妹妹洗漱,换上好衣裳,然后做饭。
为了乔迁新居,向来有些小抠门的锦衣难得大方一次。
做了四菜一汤,配上雪白的焖大米饭,吃的赵百汇赞不绝口。
“先别走,咱们开个会,第一次家庭会议。”
“老爷,什么是家庭会议。”
赵百汇变魔法一样拿出来五个小笔记本和五只油笔。
在第一个本子右下角郑重的写上三个字--赵锦衣。
“锦衣,这是你的本子和笔,以后走哪里都带着。”
锦衣一脸懵逼,小心翼翼接过本子和笔,仿佛怕碰坏了一般。
“老爷,这上面的字是我的名字吗?”锦衣不认字,只认识简单的一二三四五。
和常用的尺,斗,石,这些字。
而且是认识但是不会写那种。
“老爷…”锦衣的眼睛又红了,老爷对她们实在是太好了,有时候她都会想,她不配老爷对她这么好。
然后就是又一次告诫自己,自己这辈子就是为了照顾老爷报答老爷而来的。
赵百汇依次认真的给其他三个丫头的本子上写上名字,交给她们。
“以后,我会做很多事,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所以你们都要帮忙做事。”
“老爷您放心,锦衣一定好好做事,把您和这个家照顾好。”
“我说的不是这种,是事业上的事,大概就像镇上那些掌柜的们做的事。”
“掌柜的?老爷,我们也能做掌柜的吗?”锦文好奇的问,显然有些憧憬。
甚至她脑子里已经有画面了,她也穿着员外服戴着员外帽,和一群长胡子的大叔们坐在一起高谈阔论。
“当然可以啦。”
“可是掌柜的不都是男人嘛?”
“格局!要有格局!谁说女子不如男?”
锦绣小声嘀咕,“大家都这么说啊。”
赵百汇瞪了她一眼,一天天的净拆自己的台。
“好了,这些事以后再说,跑题了,现在开始第一项。锦衣,家里现在有多少钱?”
“老爷,这几天咱们买了好多东西,家里还有四两银子,三百二十文钱。”
“嗯,钱是不多,得尽快想办法搞钱。”
“我和你们透个底,我现在的渠道可以稳定每天赚五百文。”
几个丫头很平静,因为现在每天的进项和花销都是她们过手,稍稍算一算就知道多少了。
他们知道老爷是粮商,很有钱,至少对她们来说是很有钱那种。
“两天才赚一两银子,一年才一百多两,太少了。”
几个丫头有点懵,一年一百多两银子还少吗?就是整个青牛镇,一年能赚一百两以上的也没几个吧?
“所以,我从我老家弄来了一个很厉害的东西,以后咱们就多一个主营方向了。”
“卖酒!卖好酒。”
几个丫头叽叽喳喳的问起来,赵百汇没多说,只说东西还要过几天才到。
“下一个议题,以后宅子要怎么布置,需要购置哪些东西,现在钱不够,需要做计划一点点购置。”
女孩子们对这些热情更加高涨。
“第三项议题,以后我准备每天抽出一两个时辰,教你们认字和数学,将来你们都要做管理,不懂这些可不行。”
赵百汇话音刚落,热闹的房子安静了下来,几个丫头仿佛石化了一般看着他。
锦文结结巴巴的开口,“老爷,您说的是真的吗?您真的愿意教我们读书认字?”
在大家的观念里,读书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
想培养出一个读书人,那代价沉重的可怕,至少不是农户人家可以奢望的事情。
就这么说吧,一个完全脱产的读书人,至少要几个人劳动才能供养的起。
一个上学的读书人,每年上学的钱也需要几个人供养。
读书人用的书,笔,纸,砚,哪一样都不是普通人能奢望的。
家里没有良田百亩,一年收入个三五十两银子,那是想都别想。
而普通农户人家,一家也就两三亩田地,只够自家吃用。
有田十亩,可以称为富农,一年能剩下三五两银子就了不得了。
青牛镇上有一个学堂,里面有老秀才教书。
一年学费就是五两银子!
一个读书人吃穿用度笔墨纸砚加起来,一年最少也要二三十两。
这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一辈子恐怕也攒不下二三十两银子啊。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读书人等于每年二三十两的持续支持,支出年限不确定。
什么时候能收支平衡,鬼都不知道。
想靠这条路赚回投资,那祖坟得着火才行,冒青烟显得有点不够。
听完了几个女孩子的顾虑和疑问,赵百汇笑着说,“就是教你们一点算数和识字,够用就好,你们还打算去科举不成?”
“好了,还有最后一个议题。”
“我准备雇佣长工,只要负责在周边开垦荒地,或在家里做工。”
“招募人数和工钱咱们要好好商量一下,毕竟咱们现在不算富裕。”
“老爷,您打算开垦多少亩地啊?”
“嗯,还不确定,如果先招募二十人左右,一天需要支出多少工钱?男女老幼不限。”
反正他在乎的就是人口数量,男女老幼无所谓,反正都是一个人一天10元补助。
锦衣快速在脑子里盘算,然后说,“普通农户家,一户五六个人,拥有两三亩地,一年下来缴了税,留下一半吃的,剩下卖掉可能只有一两银子左右。”
“一年下来,基本没有结余。”
“如果老爷开了荒地,少收点税,应该能吸引一些人过来。”
“我不打算收税,也不给分地,这些地我准备种一些好东西。”
“我就给工钱,你们说如果给工钱,给多少合适?”
虽然对老爷的说法不理解,但是老爷说的话就得执行。
老爷说给工钱,那就算工钱。
锦文说,“如果要自己买粮食,那一户人家一年大概要花一两多银子吧?买粗粮做粗粮野菜饼子或粥,应该能生活下来。”
锦绣点点头,“差不多,我以前在家,吃饭都是野菜占大头,一家人一年也就花一两银子左右就够了。”
赵百汇以这个数据为参考,一户人家平均五六个人,夫妻俩加上一两个半大孩子做主力,一年需要花1500文左右的话,平均一个月就是125文左右。
这差不多够基本开销。
翻个倍就是250文,这样就可以不用配野菜吃了吧。
250不怎么好听,那就300吧。
“那这样,我们就以一户人家每个月300文工钱为标准,先招募几户人家试试。”
雇佣一家人一个月只需要花30元钱,还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吗?
“啊?老爷?真给这么多吗?”
“多吗?还好吧。”
“老爷,真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吗?那我可以让我爹娘来吗?”
“锦绣!”锦衣怒喝一声,锦绣吓得缩了缩脖子,泫然欲泣,“对不起,老爷?”
“别怕,别怕,锦衣,不要吼妹妹。反正我需要人手,用谁不是用呢?”
“锦绣,你家人要是愿意过来,那就叫过来吧,其他人也都可以。”
锦绣锦文锦园三个丫头又哭了,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给他磕头。
赵百汇刚拉起来这个,那个就又跪下了。
“起来!都起来!要是不起来,就不让你们家里人过来了!”
是不是要想办法让自己女儿也融入这个团队呢?
在别的地方,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他总是严厉管教儿子,女儿则是开心就好。
现在既然看到了另一种发展方向,也许让她自己做选择更好吧,让她自己选择喜欢的。
“锦园,闭嘴!再在会议上说这种不着四六的话,我就给你停职,让你回府上反省反省。”
锦园吐了吐舌头,“对不起,村长,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林学瑾赶紧打圆场,“村长,锦园村长也是无心之失,不打紧的。”
以前他和其他同僚共事的时候,都是冷眼旁观,可不会打什么圆场。
没办法啊,谁让这个丫头这么可爱呢。
“好了,我们开始会议,锦绣,汇报一下你的工作情况。”
“好,我这边收益主要还是来自神仙醉,每天固定出货一百斤,现在出货价是六百五十文…”
林学瑾默默听着,听到数据默默算了一下,把他吓了一大跳。
一天六十五两银子,一年超过两万两?
他记得,去年全国税收不到四百万!
这是全国啊。
平均到一百多个郡,一个郡不过两三万两的税收!
和桃园村这个一千多人的村子一年收入差不多!
桃园村多少人?一千一百人!
一个郡多少人?至少三五十万人吧?
为什么会这样?林学瑾有些想不通。
会议还在继续,林学瑾强制让自己压下杂念,可这个念头还是在脑海里飘荡。
直到会议结束,锦园走过来,昂着头问他要不要一起去治安所。
“锦园,你先去,我有点事,等会再过去。”
其他人都离开了,林学瑾还在脑海里思索这个问题。
“你以前应该当过官吧?”
赵百汇的声音把他吓一跳,回过头来赶紧起身,“赵先生,您来了。”
赵百汇点点头,随便拉过来一张椅子坐下,说,“确实有点不放心,所以过来看看。”
“我觉得你应该当过官,还是那种地方官。”
“是的,我最早是做京官,后来外放,最高做到知府。”
赵百汇点点头,心想,幸好锦园不知道,不然恐怕就会问自己是不是和五品官同级了。
嘴上却说,“这正是我担心的地方,桃园村跟其他地方不一样,你当官那些经验,很多恐怕都不会太适用,单纯以治理桃园村来说,你现在是不如锦园的。”
“如果说锦园是白纸,那你就是一幅脏乱的画。白纸有无限可能,可是脏了的画却很难改变。”
“先不要忙着下达政令,先看先听,遇事和锦园锦衣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是。”林学瑾虽然有点不服气,但是没有反驳。
他不是年轻人了,没有那么高傲,那么有心气。
“先生,我可以请教您一个问题吗?”
“问吧,但仅限一个。”
林学瑾大喜,赶紧把刚刚的问题抛出来了。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你也是一叶障目了,桃园村怎么会是普通的村子呢,而且神仙醉也和村民没关系。”
“一个千人的村子,正常税收也就是不到两百两。”
“一个府名义上是几十万人,这基本上就是农户的数据,按照比例,应该有十万或接近十万的税收。”
“而实际上,官府要求除了读书人之外都要交税,农户交农税,其他人交人头税。如果实际执行下来,一个郡实际上能交百万的税!”
“一个郡,百万税收,不可能!”林学瑾不相信,也不敢相信。
如果这是真的,那全国岂不是能有上亿的税收?
最新评论